《中华蝗虫食用指南》

《中华蝗虫食用指南》:推荐食用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营养丰富,肉质鲜嫩。食用前需用盐温水清洗,控干水分,腌制10-20分钟。可油炸、煎炒等多种烹饪方式,搭配香料和蔬菜更美味。注意,过敏体质者慎食。

相关阅读延伸:



无论是丹麦生蚝泛滥,

还是这一次的非洲蝗灾,

这一类的新闻下面总是少不了中华吃货的身影:

“要敢来中国,分分钟吃灭绝它!”

额,真的可以靠“吃”,解决蝗灾吗?

2020年,地球村不大太平。

新型冠状病毒、仙本那大火、南极气温首破20度...

而一个蝗群悄然移动,在2月9日抵达了乌干达和坦桑尼亚。

非洲蝗灾爆发。

| 蝗虫过境 遮天蔽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是肯尼亚70年之最;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蝗虫的食量非常大,成年蝗虫一天可以吃掉自身体重3倍的食物。

| 非洲蝗灾

想想看,4000亿只蝗虫边叫着:“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边进了你家后厨,那是个什么概念......

以前饿了还能泡桶方便面,现在估计酱料渣都没了。

蝗灾!中国的吃货们听着味儿又来了。

“您说吧,把蝗虫吃成个几级保护动物。”

蝗虫是啥?是行走的美味,会飞的高蛋白啊。平常少说也要大几十,才能尝那么一两口。现在居然自个儿打着翅膀飞来了。

还有这等好事?

| 在政府无力的也门,蝗虫已经成了灾民的食物

古代食蝗

照理说,蝗虫是可以吃的。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美食文化,关于蝗虫的做法更是煎炒烹炸,样样不落。

一些地方还有着各种各样丰富的蝗虫小吃。比如北京的虫子宴,云南的十八怪等等...

历史上,吃蝗虫的事儿更是频频见于史书。其中,唐太宗食蝗虫的典故,更是有名。

《吴书》:“袁术在寿春, 百姓饥穷,以桑椹、蝗虫为干饭。”

“(唐)元元年(785年) ,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子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 ,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蝗虫成灾,饥民们都直接把蝗虫当饭吃了,也没能靠吃解决掉蝗灾,更别说现在了。

人可以吃蝗虫吗?

蝗灾中的蝗虫可不是你平常见到的温顺版本,是究极·进化·变态版本。

| 蝗虫的不同形态

蝗灾里的蝗虫不好吃,更不能吃。

高度聚集起来的蝗虫体内含有氢氰酸,本次途径多国的沙漠蝗虫肚子里也不知道吃下了啥奇奇怪怪的东西,含有多少国家喷撒的农药。

这吃下去,身体遭得住啊?

新型冠状病毒的时候还喊着不吃野味呢,咋现在看着个野生蝗虫群就嗷嗷往上扑了呢?

鸡鸭治蝗

显然,吃货们的筷子搞不定这些蝗虫大军。于是中华大地上的另一批吃货出动了。

不过这群吃货不是人,是动物。这叫生物防治法。

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

当地的牧鸡虽有数万之众,但只能应对规模较小的蝗灾。每次灭“蝗”战役下来,最少要损失10%以上,而鸭的损耗率才不足5%。

于是,机智的人们想到了盛产鸭子的江南水乡——浙江。

10万鸭兵“南鸭北调”,灭蝗“战士”们分批登上飞机,被空运至新疆灾区。

这些鸭子初经沙场,却训练有素。牧民们说:“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

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天刚蒙蒙亮,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几个小时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7点多鸭子再次出动,直到晚上9点多太阳落山时才结伴回家。

吃饱喝足,鸭生无憾啊!

这些饿了吃高蛋白的蝗虫、渴了喝天山冰雪融水的鸭子,肉质鲜美,口感比一般的鸭子也要好上许多。

酒店挂出“灭蝗鸭”的牌子,前来品尝的食客络绎不绝,含泪吃了三大碗。

粉红椋鸟

除了鸡鸭之外,还有一群“吃货”——粉红椋鸟也是灭蝗的好帮手。

别看它身子瘦瘦小小,食量却很惊人。每只成鸟每天可以吃120~ 170只蝗虫,幼年时期的雏鸟长身体,有时甚至吃得比成鸟还多。

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疆就开始采取人工堆砌石堆的方式,给粉红椋鸟提供营巢场所。

若是施工时遇上椋鸟孵化,还会停工一个月,等雏鸟离开之后,再恢复施工。

包吃包住,待遇优良。越来越多椋鸟拖家带口在此定居。

| 粉红琼鸟和它的猫头鹰邻居

据报道,新疆每年人工招引的粉红椋鸟逾10万之众,有效控制蝗灾面积上千万亩(1亩=0.067公顷)

无论是以上描述的生物防治法,还是人工捕打法等其他方法。在中国肆虐了三千年的蝗灾能被整治成现在的状态,背后是无数农业人的默默付出。

据资料显示: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2.8亿亩次左右,其中飞蝗常年发生3000万亩次左右,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7000万亩次左右,草原蝗虫发生1 .8亿亩次左右。

| 非洲蝗灾

看到网友们调侃:“来多少吃多少”,我的内心轻松之余,更多是的感激。

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看到了一线防疫工作者;蝗灾让我们明白,背后农业人的默默付出。

谢谢你们,负重前行。

编辑 / 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