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貉”字怎么读?成语“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吗?

“貉”字有三个读音:mò、hé、háo。成语“一丘之貉”读作yī qiū zhī hé,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意思是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一样都是坏人,没有差别,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相关阅读延伸: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点生僻的汉字——“貉”。你可能在成语“一丘之貉”里听过这个字,但你知道它具体怎么读,还有这个成语背后的意思吗?这篇文章就带你一起去探索“貉”的奥秘,以及它在古代文化和历史中的意义。咱们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一、“貉”的读音

“貉”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它读作hé。这个字是一个汉字多音字,其实它还有两个读音:háo和mò。但当我们提到“一丘之貉”时,应该读作hé。

二、“貉”的字形

“貉”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由“豸”和“各”组成。“豸”(zhì)本身就是一个汉字,表示的是一种长脊椎的野兽,这也暗示了“貉”与野兽有关。在古代,“貉”指的是一种哺乳动物,外形类似于狐狸,但比狐狸要小,生活在山林、丘陵地带。

三、“貉”的字义及“一丘之貉”的意思

“貉”在古代文献中,多指的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也叫狸,外形像狐狸。而“一丘之貉”这个成语,原意是指同一山丘上的貉。貉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生活在山林中。“一丘之貉”用来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人们之间性质相同,没有差别,或者都是坏人,含贬义。

说到“一丘之貉”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官场无赖杨恽,因贪赃枉法而被罢免官职,他不思悔过,反而大发牢骚,称当今的宰相像古时晏子一样,但是却没有晏子的才能和德行。这话被后人用来形容那些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人,说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即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没有什么区别。

四、“貉”在古籍中的运用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这里的“貉”,虽未直接出现,但“貉”与“豺虎”并列,形容凶猛的野兽,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谗言害人的人的憎恶。

《史记·货殖列传》:“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枏、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里的“貉”指的是貉皮,是古代贵族喜爱的珍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物产,体现了古代商业交流的繁荣景象。

《本草纲目·兽部》:“貉,似狐而小,色青黄,毛深厚温滑,可为裘。其性畏狗,常依山为穴。”这里详细描述了“貉”的形态和习性,以及它的经济价值。


五、“貉”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貉”这个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却有着丰富的意义。首先,作为一种动物,“貉”在古代是人们狩猎的对象,其皮毛被用来制作裘衣,是贵族们喜爱的珍品。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美的追求。

“貉”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往往与凶猛、狡猾等负面形象相关联。但在一些寓言和故事中,“貉”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上文提到的“一丘之貉”,用来形容坏人的勾结。这种象征意义的运用,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也使得“貉”这个字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貉”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古代生态环境、动物分布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信息。例如,《本草纲目》中对“貉”的详细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动物细致的观察,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

此外,“貉”在古代还被用作地名,如“貉道”等,这与古代地理、行政建制等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些地名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六、结语

现在你应该对“貉”这个字有更深的了解了吧?别看这个字平时用得少,但它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可不少。就像我们今天说的“一丘之貉”,虽然是个贬义词,但也让我们明白了古代人是怎么用动物来比喻人的。所以,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学无止境,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吧!

今天貉的学习笔记到此为止。点点关注,感恩遇见,共同进步!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指出来哦!


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易读错的生僻字,创作不易,记得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