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访古 明代汝州重要水利灌溉工程

明代汝州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是"期思陂和茹陂"的修复与发展,这些工程在明清时期进一步扩建为清河灌区,对农田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工程体现了古代水利技术的智慧与成就。

相关阅读延伸:

汝州访古 明代汝州重要水利灌溉工程——仁义渠开通始末考

汝州刘孟博/文

仁义渠为汝州地区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明弘治年间由知州彭纲主持开凿,它依托北汝河为水源地,于城东十里铺(今纸坊镇石庄)设堰开置渠口,东行约18里,尾水泄入黄涧河(今纸坊镇料棍张村附近)。仁义渠的开通距今已逾五百余载,虽斯渠早废,然而此渠的开通者知州彭纲、维护者同知官贤、知州赵永祯、知州高士达等为民谋利、教民稼穑、不畏权贵的事迹,纵千秋而不可磨灭。

一、渠道初开

明弘治二年,彭纲来知汝州,上任之初便政通人和,在公务之余常巡查四乡,以便了解更多民生疾苦。当时汝河水自天息山东流至州城南一分为二,流向东南的为主河道,水势湍急一泻千里,流向东北的为支流故道,水势相对平缓,可引水灌溉周边良田,然而当地百姓却不知物尽其用,虽临近大河却常有旱情出现,使得河水白白流淌。

彭纲在认真观察地势之后,认为城东十里铺一带水势高于和丰乡诸保,在此开渠设堰最为合适,于是开始着手修渠事宜。首先对渠道占用的田地进行丈量,评估价值后由州衙出资进行赔偿,其次组织动员受益区百姓,令他们出工修堰掘渠。在彭纲的亲自策划指挥下,工程进展顺利,并很快完工,全渠长约十八里,“近河一里间地颇高仰,渠阔一丈,深八尺。一里之外地渐平,渠阔亦一丈,深不过数尺,或不及二三尺,水便通行。又行数里许,水从地上流,有地之家各自决渠,渠益分。约行十五里,泄扵黄涧河。”

在主渠道通水之后,临近农田当年便有受益,并喜得丰收,因渠口处临近仁义里所属仁义店,此渠便被称为仁义渠。彭纲见仁义渠已发挥效益,便整理材料上报布政使司,作为行粮官渠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查询,此后两年又陆续兴修了仁义渠的支渠、毛渠等,并在渠道上修建桥梁一座,名曰“仁义桥”。弘治六年,彭纲升本省按察司佥事,离任汝州,在汝四年任职间,除勤政爱民受人敬仰外,善骚雅,所做诗词文章至今犹存。彭纲离任后,州同官贤到任汝州,官贤来到汝州后响应布政使司檄文,积极兴修水利,使仁义渠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有了水利之便,水稻在这里得到推广,每逢盛夏渠道两侧,可谓是“十里稻香处处蛙”。

二、伊藩与民夺利

朱㰘,又名朱鹥,祖籍安徽凤阳,明太祖朱元璋第25子,生于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初六(公元138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伊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洛阳,后人遂亦称其一系为“伊藩”、“伊府”。朱㰘就藩洛阳后,便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为人好武厌文,喜欢砍杀,经常挟弹露剑弛逐郊外,遇到躲避不及的人,动辄斩劈,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男女裸体杂混取乐,生活荒淫无耻。永乐十二年九月乙未(二十五)日(公元1414年),病死,谥号“厉”,故又称其为“伊厉王”,

伊藩在明代众多藩系中,声誉极差,自开基第一代厉王朱㰘起,历代伊王,也颇像其祖,大都是些不肖之徒。再传到第六任伊王朱典楧时,更是作恶多端,史称朱典楧为人贪婪无厌、刚愎自用,残狠对待下属,侮辱缙绅,笞打朝臣,强凌民女,强占民居,使得河南百姓怨声载道。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在朝廷上下和河南府百姓的同声谴责下,被嘉靖皇帝削去伊王爵位,废为庶人,终身囚禁开封。

朱㰘在刚刚封王,尚未就藩之时,朱元璋便已派指挥使葛川来到汝州屯田,供日后藩府开支使用,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卷五兵防三,对此有详细记载。“伊府仪卫司,按《职官志》,洪武五年置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所千户十八,百户十八。又考汝州长营旧碑,嘉靖已末,伊藩撰称,掌国事体元,子今宜宝铺,乃其管屯官万事,其培楼,乃其听政楼也。其文曰:“洪武二十五年月日,太祖高皇帝,御左顺门,谕指挥葛川,伊王于明年出阁河南,你可先于五百里内屯种,多种小麦,以便家口就食,葛川奉命遂于汝州、襄城、鲁山、郏、叶等处屯种,设百户二十,典仪所六。””

明初朱元璋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便是如何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并使之迅速发展起来,于是他采取“寓军于民”的军事思想,在全国设立卫所,推行军队屯田。明正德《汝州志》卷一屯田条记载,当时汝州及所辖四县共有屯营24处,田地1257顷零75亩,因当时汝州地区除伊府仪卫司外,另有河南卫、汝州卫在此屯田,所以伊藩在汝州拥有的庄田位置及面积不能确定,谨依据史料可知,在仁义渠东南三十里外,旧有伊藩田产。

仁义渠东南约三十里,汝河主河道南岸大庄保段,旧有聚宝堰一处,伊藩在这里置有庄田,并派庄兵在此经营管理。聚宝堰初成之时,庄兵与当地百姓尚可以同均堰利,交替灌溉农田,数年之后强弱渐判,聚宝堰所引之水,百姓所的甚少。河南地区地表水资源匮乏,水稻出产量很少,市场供不应求,伊藩庄兵因霸得聚宝堰之故,广植水稻,数十年来周边府县所需稻米,均得在庄兵处购买,价格昂贵,藩府谋得暴利。仁义渠开凿后,和丰乡诸保有了水利之便,水稻种植得到推广,稻米价格低廉,伊藩庄兵因怀恨其利益得到损害,聚众对仁义渠进行破坏。仁义渠渠道被塞后,当地百姓因惧怕藩府权势,人人愤恨忧伤,俗说“人欺天不欺”,一场暴雨以后,骤涨的河水便将堰塞物冲尽,仁义渠重新通水。

经此事件后,不明就里的藩府庄兵恼羞成怒,急奔王府面见伊王,在伊王面前更是极尽诽谤、诬告之语,企图颠倒黑白游说伊王上奏毁掉仁义渠。时为伊定王朱諟锊在位,史书称朱諟锊崇礼好学,礼贤下士,颇有贤名,然而在庄兵的谗言下,为维护伊藩利益,便上书朝廷请求裁断,弘治皇帝观看后,令地方自行调解。

三、赵永祯为民谋利

弘治皇帝的圣旨到达河南布政使司时,适逢都察院的两位右副御史太原韩某、盱眙陈某,奉命巡抚河南,在同布政使高维扬、宪使李戈阳商议后,均认为水利工程关乎百姓生计,应秉公处理,不能有所偏颇,于是令新任知州赵永祯办理此事。赵永祯随即与伊藩长史汤渊前往汝河岸边进行勘察,其间赵永祯言到,庄兵所佃种的为伊王田地,百姓所佃种的为天子田地,本为一家,有利应当均分,结果庄兵不悦,双方不欢而散。

地方协商未果后,布政使司便派河南副林恂、董琇两位官员,前来参与调停处理此事,两人到达汝州后意见不一。一人主张疏浚河道,使仁义渠与聚宝堰共同发挥效益,一人却主张弃用仁义渠,结果又是未果而去。

两次派人协调不见成效,于是布政使司又令鄢陵县令王时中,亚参陈某、宪佥陈某等赶赴汝州处理此事。三人到达汝州后,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与知州赵永祯、伊藩庄兵等交流意见后,最终决定,即由地方派人疏浚河道,使仁义渠与聚宝堰的渠口,均能最大程度引水入渠。于是赵永祯令判官李唐率领数百人治理汝河河道,“下浚上堰,治波流而南而北,大率庄兵得河之南,而专其下流,民得河之北,而支引其上,军民之志遂定。”

此事前后历时十个月,布政使司三次委派官员前来处理,最终由地方派人疏浚河道,而使聚宝堰引水量大增,藩府庄兵方终止无礼寻衅。自此以后,水顺其性,人安其业,直至清康熙年间,汝河河道改变,仁义渠才结束其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