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在古樟密林中,惊醒一场千年通济之梦

浙江丽水,古樟参天蔽日,密林深处藏着千年的秘密。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通济古韵悠然入梦,每一缕阳光透过叶缝,都惊醒了这段沉睡的历史,让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岁月的悠长与宁静。

相关阅读延伸:

就这样不经意地闯进一座古老村落,漫步在古樟密林之中,惊醒了一场千年通济之梦。

  千百次在诗词文集中与她相遇,千百次想象过她的模样。如今我来到她的身边,不知是初遇,还是重逢。

  走在青石小径上,左边是千年古樟群拥的溪水,右边是白墙黛瓦,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风中带着清香。绿林黛瓦,碧水烟波,带着山水烟云的秘境,带着千里江山的色彩。那参天的古樟似乎在向我讲述着这千年来的风云故事。

  这里是堰头村,坐落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这里有一座1500多年历史的拱形大坝——通济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坝。2014年,通济堰入选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

  在通济堰修筑之前,处州碧湖平原(现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连年旱涝成灾。这里的人四处奔走,请求官府在松荫溪上修筑水利设施,救民于水火。

  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年),詹、南两位司马奉梁武帝之命,率人在松荫溪建造大坝,以解决旱涝问题。他们多日勘察,选址下游狭窄处筑坝,最终成功地将弧形拱坝立于水流湍急的松荫溪中,并设置分流系统,分流洪水,灌溉粮田。

  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处州大雨成灾,松荫溪溪水暴涨,通济堰堰坝、水渠被洪水吞噬,碧湖平原一片汪洋,农田几乎尽毁。处州知州关景晖带人奋力抢险,修复大坝,并建筑穴道用以调节渠水流量和排沙,平日闭闸拦水、灌溉农田,大雨时开闸泄洪以防洪涝。

  松荫溪南面有一条山溪名“泉坑”,它刚巧与堰头村村口处松荫溪的水渠交汇,形成十字交叉。“泉坑”的河床相对较高,而通济渠的渠道较低。两条溪水各自前行,在堰头村村口相遇,平日里还好,并无特别的“冲突”。可每当雷雨季节或是梅雨季,“泉坑”裹挟着大量的沙砾冲刷而下。沙砾淤积在通济渠中,造成渠道堵塞、溪水溢出,淹没田地村舍。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处州太守王褆视察堰头村,村民纷纷反映饱受“泉坑”之苦。王褆听闻后立即勘察现场。旁边的谋臣思考良久也无对策。王褆随后张榜求方。处州学宫(丽水县学)助教叶秉心揭下榜帖,带着自制的模型来到府衙。他拿出两个木质的“凵”形模型,一上一下叠加着,不紧不慢地模拟操作:舀起两勺水,模拟两条溪流,一高一低交汇倒入。神奇的事发生了,只见两条原本迎面交叉冲撞的水流,自动变成上下交叉,且互不干扰,再无纠缠。在场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解决方案有了,但改造的材料还未确定。王褆经过多次考察和比较,发现距离通济堰五十里外的桃源山上的石质极为坚硬,于是选定此地石材作为改造沟渠的原料。很快,一个长十八余米、宽十余米的匣形石函建造完成。“泉坑”的水沿着上层石函流淌再汇入松荫溪,通济渠水在下层石函流淌,两条水流顺畅无阻。为更好地抵御洪水和暴雨,王褆又在距离通济堰两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闸门,称为“斗门”,具备调节水量的功能。平日里,斗门常开,水流入渠。暴雨来袭或是洪涝成灾时,斗门关闭,阻挡沙砾,保护渠道,避免堵塞。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八月,范成大来到处州担任知州。此时的通济堰年久失修,无人维护。范成大决定重修通济堰。他亲自踏勘堰址,带人用巨石修筑堤坝,清除淤泥,疏通渠道。他巧妙地用伐木截流,叠石筑岸以抬高水位;设置四十九道水闸道,更有大小闸七十二处,可自由调节水位高低,促使水流逐级而下,也可自动流入农田。

  历经三个月大修,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通济堰旧貌换新颜,让碧湖平原的三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更好地维护和管理通济堰,避免出现先前无人管理的状况再次发生,必须立下规矩。范成大亲笔立规,撰写《通济堰规》,共计二十条,设立堰首、田户、甲头、堰匠、堰夫、堰司等,并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分工,对用水的分配、工役的派遣、堰渠的维修以及维护经费的来源、开支、权益平衡等也都做了详尽且明确的规定。《栝苍金石志》中称此规为“范公条规,百世遵守可也”。范成大写完《通济堰规》后,立即命人将此堰规勒石刻碑,立于通济堰首端的詹、南司马庙中(现存于通济堰首端的龙庙内),立碑警示。据考证,通济堰规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水利堰渠法规的碑刻。

  詹、南二司马创造了通济堰,王褆增加了它的功能,范成大重修了通济堰,而真正让它千年不朽的是何澹。何澹,处州龙泉人氏,南宋时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禧二年(1205年),何澹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通济堰,开凿洪塘,改木筱堰为石堰,蓄水灌溉2000余亩。他用千株松木嵌入河床作为坝基,又堆上石块,注入铁水,使通济堰拥有钢筋铁骨,屹立千年而不垮。通济堰的两处排沙口、三处排水口,不仅分流了洪水、灌溉了粮田,更使各灌溉渠道流淌千年而不塞。

  堰头村,因通济堰而得名。

  在堰头村栖居的最大的家族是叶氏家族。这个家族元代时从松阳迁居而来。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只是一片荒野。叶氏家族分为“天、地、人、和”四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叶氏家族最为鼎盛,科甲不断,仕官众多。

  堰头村村口有一座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的文昌阁,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文昌阁顶部成元宝状,八角飞檐,二十根大柱四方鼎立。阁楼内供奉有文昌帝君、文曲星和魁星三尊神像,庇佑处州文远昌盛。

  对扎根于此的叶氏家族来说,他们与通济堰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通济堰滋养的粮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叶氏子孙。而叶氏子孙把通济堰烙印在家族的根脉里,将范成大的《通济堰规》抄录在家谱里,代代相传,世代遵守。

  除了叶氏家族外,堰头村还有几个外来的家族,最著名的是要数诸葛家族。民国初年,诸葛家族从温州迁居而来。自那时起,他们就与通济堰结下不解之缘。百年来,诸葛家族三代传承,担任通济堰堰首的职务。第三代的诸葛长友目前负责通济堰闸门的开闸、关闸、日常巡视等工作。

  这座拥有竹枝状灌溉网,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大坝,在22.5公里的干渠上分凿出48条支渠、321条毛渠,设有“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形成引灌为主、蓄泄兼备、可自流灌溉的通济堰,滋润着碧湖平原的上千公顷良田。

  清代的《通济堰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郡赋计米三千五百石,丽水占了二千五百石,以食堰利。”这里的“郡”指的就是处州(现在的丽水市),“丽水”则是古时的处州府城(现在的丽水市莲都区)。从这句记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碧湖平原上的通济堰让处州有了殷实的粮仓。

  处州水利的大兴,也为后来处州各处耕读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粮食的增长关乎着人口的兴旺和地方经济的昌盛。

  在处州,还有很多类似通济堰的水利工程,只是没有它悠久,没有它宏大。它们与这千年的通济堰一起,分流洪水,灌溉良田,润泽着这方土地,供养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注:文章内容来自于曾经的游历,图片与文字无关,且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