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花儿”吗?不是乐队,它是一种传统的民歌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民歌,以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最为盛行。它因歌词中常将女性比作花朵而得名,曲调高亢嘹亮,内容多表达男女爱情及亲朋思念。花儿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见证。

相关阅读延伸:

你知道什么叫“花儿”吗?它不是花儿乐队,但是相同的是都是歌,花儿乐队是主流音乐,而“花儿”是传统民歌。

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流行于固原地区的花儿主要有两类:河州花儿和山花儿。河州花儿委婉动听,基本调式和旋律有数十种,变体甚多。形式上有慢调和快调,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调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小。河州花儿多为五声微调,在文学上自成体系。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字数上单双交错,奇偶相间,不像一般民歌那么规整,故更加自由畅快。

固原回族多唱山花儿。山花儿在旋律上起伏较小,较多地应用五声羽调和角调,衬词衬句使用较少,段尾或句末用上滑音。在文学上除具有河州花儿的一些特征外,还派生出一些变体,有时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谣体。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问答式,曲目无令之称,属抒情短歌。

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