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叶说起,高燮芳或许会谈及桑叶的生态价值、药用功效及对蚕桑文化的深远影响。桑叶不仅是蚕的主要食物,支撑了丝绸产业的繁荣,还富含营养,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药用功效。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勤劳,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延伸: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桑叶,顾名思义是桑树的叶子,呈卵形,翠绿色,汁水多,有草香味,是饲养蚕的饲料。
现在要在城里要找到桑叶真是不容易。有一天傍晚,我和老伴散步,看到某小区院墙内有一棵桑树,是一棵火桑(没有嫁接过),叶子要偏小一点。但我们还是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几乎惊叫起来。在一次不经意中,我发现市实验小学西校区的小足球场旁栽种了几排桑树,有五十来棵,郁郁葱葱的,是经嫁接过的优良品种,叶儿青翠欲滴,是养蚕的好饲料。我从心底里感谢这所学校的老师想得如此之周到。
以前农村里养蚕,遇到桑叶缺少怎么办?只能摇着船到周边乡村寻找有多余桑叶的卖主,一旦交易成功,即刻剪下桑叶装船,心急火燎地摇船赶回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摇船的都是壮劳力,把船摇得飞快。不然的话,蚕儿吃不到桑叶,轻者不会结茧,重者桑叶未到,蚕先亡。
买桑叶,摇快船,后来演化为“踏白船比赛。在每年农历三月蚕花娘娘生日前后,嘉兴农村王店、洪合一带年年有“踏白船”比赛。每次比赛总有七八支队伍自发参加。参加比赛前,村民们在船艄头搭上“横跳”,船尾安两支琵琶橹,两人一组,一人把橹,一人拉绷;船舱两边船帮口各安四支木桨,八个人人手一桨,船头插上一面旗子,写有队伍的名称。
到了这天,河岸边或桥上都挤满了观看的人群,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比赛开始后,船上的队员喊着整齐划一的号子,向目的地飞驰而去。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到终点都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嘉兴不仅是鱼米之乡,还是江南重要的蚕桑产地。在我们年少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小河流的两岸,满是碧绿青翠的桑树,乡村到处有茂密的桑园。到了五月,桑树上结满了紫色的、红色的桑葚(也叫桑果),味道很甜。我们这些小孩像馋猫一样都钻到桑树底下吃桑葚。被发现后,连忙从桑园里逃出来。
回家后,被家长“拷问”:“有没有偷吃桑葚!”我们总是颤悠悠地:“没有。”“看看你的嘴,看看你的脸,紫一块,红一块,还说没吃。”到这时,我们才知无法抵赖,低着头,不再言语。
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地方都没有了桑树林。在伤感的同时,我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来新塍的潘家浜村、王店的建林村、王江泾的古塘村等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也都注重桑树的栽培,不仅为旅游者体验采桑养蚕提供便利,还为重振蚕桑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