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油茶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油画”

泸州泸县通过油茶种植,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油画”。油茶产业不仅美化了荒山,还富了群众,成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泸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油茶种植,通过科学管理和政策支持,实现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相关阅读延伸: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8日电 (曾佐然 代茂晨)现在正是采摘油茶的季节,更是种植油茶苗的黄金时段。在泸州市泸县海潮镇尖山村新开辟的油茶种植基地内,村民们忙着运苗、打凼、培土、种植,抢抓时机移栽油茶苗木,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村民们采摘油茶籽。代茂晨 摄

“最近天气也很好,我们每天七、八点左右就过来准备移栽油茶,工资一天也有七、八十元。种植这个油茶,我们这些村民也受益,一年到头,从移栽、管理到采摘油茶果,在家门口一年也能找到不少钱,还能照顾家里,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村民陈小莲说。

在种植基地不远年,就有一片建立于2015年的油茶基地。在基地内,可以看到一树树油茶花竞相绽放,清香四溢,洁白的花瓣、金色的花蕊,与绿叶相间相映,美不胜收,一颗颗圆润的油茶果挂在树梢,与灿烂的油茶花共生共荣。

“大家积极性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2015年种植的油茶已经见到了成效。”尖山村支部书记唐小兵高兴地说。

油茶产业发展非常符合尖山村林地多的实际情况,且自油茶基地发展以来,除了土地流转费用外,每年还能带动村上30余名低收入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年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有了看得见的好处,村上今年扩大规模又种植了300亩油茶,村民们也很高兴。

“我们基地今年一共采摘了2.1万斤油茶果,出售成品茶油的价格能达到100元/斤,今年预计最少能有40万元左右的收入,只要好好管理,油茶树盛果期的收益还能够更高。”泸县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尖山村油茶基地负责人唐光全介绍。

“油茶基地是建于2015年,当初我们考察了许多地方,最终还是决定在尖山村流转土地800亩来栽种油茶。”唐光全说。

尖山村林地多,且多为土质松散的红黄土壤,土地肥沃,很适宜种植油茶。油茶产业的发展为尖山村经济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泸县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一直大力支持发展油茶产业,海潮镇也紧跟上级政策,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海潮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阳秀乾表示。

2023年,海潮镇计划在尖山村原有800亩油茶基地的基础上再扩种300余亩油茶,正是看到了油茶综合利用价值高,盛果期时间长,是兴林富民的长效产业,能够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让群众都能吃到油茶产业的红利。

如今,海潮镇尖山村原本的荒山上,一株株旺盛的油茶树,一朵朵洁白的油茶花,犹如繁星点缀着绵延青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油画”在海潮镇尖山村徐徐展开。

海潮镇尖山村发展油茶只是泸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泸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油茶种植产业,盘活“沉睡”的山林资源。油茶种植,不仅美了荒山,同时还富了群众、暖了人心。目前,全县共有油茶种植面积7000余亩,油茶加工企业5家,成规模的油茶生产经营主体9家,年产鲜果1400余吨、产值1700余万元。

“今年以来,我县以项目实施驱动油茶产业发展。目前,2022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林草产业补助油茶项目2000亩和2023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造林补助油茶项目4000亩正在有序实施中,已新造油茶1300亩、采伐林木5200亩。”泸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葛世平介绍。

泸县坚持将发展油茶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新造油茶3万亩,力争完成3.5万亩,成功创建省级油茶现代林业园区的目标。同时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林长制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列入县委、县政府日常督查事项。

泸县深挖发展潜力,整合利用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各类适宜的非耕地国土资源进行种植或改培油茶,通过森林资源“一张图”、耕地保护红线和“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及年度国土变更成果”等数据分析和调查摸排,已形成3.5万亩油茶发展规划图。

泸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油茶种植纳入泸县国家储备林建设内容。通过政策性融资加大投入,落实油茶种植后三年按每亩每年补助120元的抚育补助政策;同时出台县级奖补政策,对镇(街)年度新增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2000亩、3000亩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奖补,奖补资金由县财政列支,纳入年度预算。

泸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企业、大户、专合社开展规模化种植,建设高标准油茶基地,通过科技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已引进6户种植大户建设油茶基地。

泸县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科学利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方式,积极推广“林草套作”“林药套作”等模式,提升综合种植效益,充分调动油茶种植积极性,百和镇探索的油茶配套万寿菊模式已取得明显成效,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