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丰水库朝鲜占多少

水丰水库朝鲜占多少"/

长津湖与工业朝鲜

朝鲜半岛获得民族独立初期,北边的朝鲜工业基础是远好于南边的,朝鲜半岛从1937-1949年的发电量一直超过同时期的中国(包括东北地区),而其中92%的发电量来自北边的朝鲜。实际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朝鲜(不算半岛南部,就是半岛北边的朝鲜)的发电量是中国的1.53倍,是隔壁中国东北三省总发电量的3.4倍。

中国和美国激战的长津湖就不是天然湖泊,而是日本修建水电站群形成的人工湖。

日本在长津江总共修了四个水电站,1945年8月日本战败时合计装机容量达到32.7万千瓦,超过了当时中国境内唯一一个大型水电站吉林丰满水电站的实际装机容量(1945年日本战败时丰满水电站机组八台机组只安装了一半,合计容量26.5万千瓦)。

除了长津湖以外,日本殖民时期在朝鲜修建的另外三个大型水电站(群),

包括鸭绿江上的亚洲最大水电站水丰水电站(规划70万千瓦,日本战败时实际装机60万千瓦),该水电站的大坝横跨鸭绿江,后来中国提出应该拥有部分权益,但由于厂房和发电设备都在朝鲜一侧,所以实际一直由朝方管理;

虚川江水电站群(有4个水电站,日本战败时实际总装机34.4万千瓦);

赴战江水电站群(有4个水电站,日本战败时实际总装机20.1万千瓦)。

日本在朝鲜大规模开发水力资源,主要是因为其本土电力较为昂贵,可以利用朝鲜的水力使用便宜的电力,长津湖水电站群向平壤和兴南地区两大方向供电,而赴战江水电站群主要向兴南地区供电。

兴南地区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电力,是因为这里有当时日本最大,全球规模第二大的化工厂群,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员工人数达到四万七千多人,日本公司选择在这里建厂的核心原因是因为朝鲜的水电价格比日本本土更便宜。

当然,对于朝鲜来说,这种工业基础仅限于基础设施相对亚洲地区还可以,而朝鲜人则依然处于初级劳动力状态,他们在这些工程,水电站和工厂中被排除在中高级职位之外,无法担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角色,主要做为劳工和下层职员,使得日本战败后朝鲜缺乏维持这些电站和工厂继续运转的高级人才,不得不依靠苏联专家的援助和培训,因此朝鲜需要建立独立自主的科技产业人才体系。

但在自主化技术体系和人才建设过程中,自主人才体系孱弱的朝鲜并没有获得先进国家的大规模技术和产业转移,自主高科技和产业人才培养和隔壁的中国和韩国相比要差很多,

像南边的韩国,60年代后美国逐渐对韩国转移了大量产业和技术进行扶持,韩国逐渐建立了一套融入西方的自有科技产业人才体系,使得在工业基础设施远不如朝鲜的情况下逐渐反超并且远远超过。一一到丹东鸭绿江做片刻停留,在中朝界碑前,断桥上留影后直奔虎头关长城,去领略一下努尔哈赤留下的历史印记。

一一启程去刘老根影视基地,基地背靠大山,面朝鸭绿江。山青水秀,透出浓郁的山村气息。

一一山杏房,刘老根房,大奎房,二柱房,谢大脚房都隔街相望,各具特色。

一一参观结束后直奔水丰水库。路经七十里隧道,是抗美援朝时期藏军列的地方,为抗美援朝最后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有雄伟的中朝国界碑,有军人站岗。

一一前行的道路弯弯曲曲,有龙腾蛇卷之势,咫尺之间,两山相映。上坡下坡弯转几十里之路程,车上还不时有人尖叫。驾车者不惧,乘车者心惊。道路狭窄,山壁崎峻,凹凸怪石悬在头上,似摇摇欲坠之感,有惊无险的到了水丰水库。

一一换乘金家大院渡轮,风和日丽波澜不惊。沿着鸭绿江两岸逆水而上,直奔小韭菜沟。

一一中朝两国有110公里江界,以往听说朝鲜多山而且山势险峻,今天目睹两岸风光甚觉欣慰。

一一朝鲜岸边极目望去,峰恋叠嶂,峰连峰,岭连岭,山恋起伏绵延不断,古本参天郁郁葱葱,使百万大军遁形于无迹,两岸风光无限。

一一渡轮缓缓行使在江中,但见江鲤探头窥来客,两岸野鸡鸣不停,舱内笑语传域外,轮波以过五道弯。

一一中朝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开放程度不同,中国岸边热闹闹,朝鲜岸边静悄悄。

一一中国江边凡是有沟有壑的地方,都有庄园别墅供宾客观光游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航程,终于到了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小韭菜沟。

一一韭菜沟位于四面环山,水水相连的大洼中。山上长满了各种野生果树,到处传来野鸡与各种鸟的叫声。

一一农家的孔雀与火鸡都是散养,不惧人来,有时火鸡还会挑衅人类。

一一大大小小的水沟里布满了鱼箱,随时可以吃到各种新鲜的鱼虾。

一一这才是大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融合体。站在小韭菜沟山的最高峰向下俯视,处处有水洼,处处有小岛,星罗棋布,小韭菜沟是最美的一处风景。所以上下百里的地区也被称做千岛湖。

一一看鸭绿江两岸被数千年江水冲刷留下来的水平痕迹,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水平线。

一一鸭绿江在数百年来已下沉了五至六米深,有两层楼高,如果上游吉林长白山往下放水,这里的水位可提升三米左右,若想恢复到古有的水位是不可能的了。

一一水的力量让人震撼,把岸边沙滩冲刷的如同梯田一样美丽。

一一再见了小韭菜沟,我还会再来的!一一一作者齐福林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