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虾、鱼生态混养技术

蟹、虾、鱼生态混养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养殖模式,通过合理搭配蟹、虾、鱼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提高水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该技术需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场地,科学规划养殖密度,定期投喂饲料并保持水质清洁。此模式有助于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整体效益,并促进生态平衡和水质改善。

相关阅读延伸:

一、生态习性

1.河蟹(中华绒毛蟹)。喜栖息在水质清净、水体丰盛的水域,是杂食性动物。河蟹有很敏感的视觉、嗅觉和触觉,一生要经过多次蜕皮或蜕壳,每蜕皮或蜕壳1次,个体和重量均有增加。河蟹是变温动物,水温-1~30℃都能生存,最适温度为25-28℃。pH值要求为7~8,水中溶氧量4毫克/升.

2.青虾。喜栖于淡水和水草丛生的缓流间、水深1~1.2米、溶氧丰富的水域,窒息点为1毫克/升。白天隐蔽,夜晚在池边活动、觅食。食性广,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一生中需蜕皮20余次。在非蜕皮阶段,互残和被食现象较为严重。

3.鲢、鳙鱼。生活在水域上层,为以浮游生物为饵的滤食性鱼类。

4.鳜鱼。属低层鱼类,喜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等较洁净的水体,栖息在水草中,摄食以野生鱼为主。实行混养,既可吃掉池塘中的野杂鱼,又可充分提高池塘经济效益。

二、生态混养技术

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水深1.2~1.8米,面积以3330~6600平方米(5~10亩)为宜,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1:3;池埂坚实不渗漏;池塘四周有5米以上宽的浅水滩脚。这样的池塘有利于河蟹、青虾的均匀分布。池塘还要有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和灌排分开的设施,每200~3330平方米水面配备水泵1台。池底淤泥为10~20厘米厚,夏季水生植物覆盖面应达60%,为蟹、虾生态混养创造较好的隐蔽条件。

2.池塘清整消毒。鱼池干塘后,必须进行修整、堵漏及挖去过多的淤泥。在池塘四周滩脚下,开设1条宽4~5米、深30厘米的集鱼沟,且向出水口倾斜,便于干池时捕捉蟹、虾、鱼。

池塘清整后、放种前15天,保留池水深1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新鲜生石灰75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除野、消毒(原来有水生植物的池塘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千克为宜)。7~10天药性消失。漂白粉清塘(方法同上),每667平方米用漂白粉5~1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5天后药性消失。清塘后10天,用筛绢网过滤,向池塘加水,使池塘水位控制在0.6米,以确保水生植物旺盛生长。新开池塘在注水后,每667平方米施发酵粪肥(猪、鸡粪)300千克,以培育浮游动、植物和底栖饵料生物。这是蟹、虾早期生长阶段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关键。池水透明度以40~45厘米为好。

3.栽种水生植物及设置隐蔽物和防逃设施。养殖池塘四周的浅水区栽种1米宽的水生植物水花生或蕹菜。池塘中间的浅水区可种植伊乐藻、轮黑叶藻、苦草等沉水植物。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30%~40%,夏、秋季节水生植物覆盖占整个面积的60%。

水域中还需设置“茶树窝”。它是蟹、虾优良的隐蔽场所。每667平方米水面应设置“茶树窝"8~10个,均匀分布在池内。每个树窝”直径60~80厘米,干重7.5~10千克。池埂四周内侧用硬塑板插入土10~15厘米,高出池埂50厘米,每隔0.5~1米用桩支撑,沿池四周设置塑料防进网。

4.种苗放养。鱼种、青虾苗在2月前、河蟹在2月底前放养完毕。所放养的蟹、虾和鱼类都必须检疫和消毒,用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0~20分钟。鳜鱼每667平方米放养15尾,异育银鲫100尾,花鲢10尾,白鲢30尾。青虾苗规格为1~3厘米,2月前放8~10千克;5~6月增放抱卵亲虾2千克。河蟹放养600只(规格为180~200只/千克)。

5.投饵管理。为适应河蟹摄食需要,池塘每667平方米应投放螺蛳300~400千克,它既是河蟹天然的优质活饵料,又可清除池内的残饵,是建立水域良性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养殖期间应采用全价颗粒饵料投喂。坚持“四看四定”的投饵原则。夏、秋季节还需适当投喂南瓜、红薯等植物性饵料;进入8、9月,要增投含蛋白质较高的饵料,以育肥河蟹。

6.水质管理。河蟹、青虾要求水质清新,要经常加注新水。前期每15~20天加注新水1次,生长旺盛期,每2~3天加注新水1次,甚至每天傍晚注水1次,做到勤注少换。经常用石灰调节水域的酸碱度,以满足河蟹、青虾的生长要求。

7.预防疾病。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每15~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0克化水全池泼洒,同时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所用药物必须执行国家关于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要求。

8.捕捞。河蟹长成(10月份)后,以笼梢或晚间捕捉方式集中起捕,少量待干池捕获后出售。青虾坚持以“百脚笼”装捕或用三角抄网在“茶树窝”下常年起捕销售的方式进行。少量成虾和虾苗待干池后起捕销售和放养。鱼类待冬季(12月或翌年1月)干地起捕,销售。

连云港农业农村局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