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羊尾巴重达一二十斤,体质结实,善于爬山游走

此羊尾硕大,重逾一二十斤,体格健硕,展现非凡体质。其擅长翻山越岭,行走间灵活自如,是山林间的佼佼者,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适应力与活力。

相关阅读延伸:

哈萨克羊(Kazakh sheep)属粗毛型绵羊地方品种。哈萨克羊原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和阿尔泰山南麓;主要分布于北疆各地及其与甘肃青海毗邻的地区。

哈萨克羊体质结实,四肢高而健壮,善于爬山游走,放牧抓膘性能好,蓄积脂肪能力强,耐粗饲,抗寒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1989年,哈萨克羊被收录于《中国羊品种志》。

体型外貌特征

外貌特征

哈萨克羊毛色以棕红色为主,部分个体头、四肢为黄色。被毛异质,干、死毛多,毛质较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中等大,耳大下垂。公羊有粗大的螺旋形角,鼻梁隆起;母羊无角或有小角,鼻梁稍有隆起。颈中等长,胸较深,背腰平直,后躯比前驱稍高。四肢高而粗壮。尾宽大,脂肪沉积于尾根周围,形成枕状脂臀,下缘正中有一浅沟,将其分成对称两半。

体重和体尺

哈萨克羊的体重和体尺见表1。

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哈萨克羊屠宰性能见表2。

哈萨克羊肉质好。据测定,每100g瘦肉含蛋白质18.92g,粗脂肪6.35g,钙19.25mg,磷391.46mg,镁3.23mg,铁18.48mg。氨基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8.21%。

产毛性能

哈萨克羊成年羊春、秋季各剪毛一次,羔羊秋季剪毛。平均产毛量成年公羊2.6kg,成年母羊1.9kg。成年羊春毛品质见表3。

繁殖性能

哈萨克羊5~8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18~19月龄。母羊秋季发情,发情周期16天,妊娠期150天,产羔率99.0%。羔羊初生重羔羊4.3kg,母羔3.5kg;断奶重公羔35.8kg,母羔28.5kg。羔羊140日龄左右断奶,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公羔225g,母羔178g,羔羊断奶成活率98.0%。

品种评价

哈萨克羊形成历史较早,据清朝时期《豳风广义》中记载,“羊,五方所产不同,而种类甚多,哈密一种大尾羊,尾重一二十斤”,所说的大尾羊即当今的哈萨克羊。

长期繁衍在严酷生态环境下的哈萨克羊,经过自然选择及农牧民的精心选育,形成适应性广,体质结实,四肢高而健壮,善于爬山游走,放牧抓膘性能好,蓄积脂肪能力强,耐粗饲,抗寒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但其羊毛品质差。

今后应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产肉性能和繁殖力,进一步改善羊毛品质。

发展现状

哈萨克羊饲养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50万只,增长到2007年末的499.9万只。

近年来哈萨克羊自身的育种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导致哈萨克羊品质退化严重 ,参差不齐,个体变小,产肉量下降 。2005年开始,采取保种场保护,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和特克斯地区建立两个繁育基地。

近年来,采取建立种羊场、培养养羊大户、建立品种登记制度、活体保种等措施,加速了保种工作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产区以饲养哈萨克羊为主,后随着细毛羊杂交改良的开展,哈萨克羊数量不断减少;进入90年代后,由于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剧增,群体数量迅速增长,为80年代的3.3倍。

信息来源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影响哈萨克羊发展 的不利 因素及对策》

保种选育

使用KPS®绵羊50K芯片进行检测,哈萨克羊选育工作可以得知群体的有效含量,梳理群体的系谱,明确群体的近交系数。当群体存在过度近交现象,整体保种效果不佳时,可以及时通过基因组亲缘关系系数进行人为配种干预降低近交增量,保持哈萨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KPS®绵羊50K SNP分型芯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是一款中高通量SNP分型芯片。利用illumina平台定制,包含中外17个代表性绵羊物种的特征性SNP,共计47,564个位点。利用KPS®绵羊50K芯片对实验样本DNA进行检测,对得到的SNP数据进行质控后,可以对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近交系数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让哈萨克羊保种场更精准地进行保种工作。

KPS®绵羊50K芯片位点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