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地区矾根规模化盆栽技术

滇中地区矾根规模化盆栽技术要点包括: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定期适量浇水避免积水,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定期施肥并控制浓度,注意病虫害防治。确保通风良好,适时修剪促进新叶生长。通过这些措施,可实现矾根的规模化盆栽生产。

相关阅读延伸:

滇中地区矾根规模化盆栽技术

盆栽标准化生产

通过多年来在滇中地区的生产实践,建立起一套简易可靠、质量可控的矾根盆栽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栽培设施 在昆明、玉溪等滇中地区栽培矾根盆花,可在较简易的塑料大棚中进行。大棚外部或内部设置l层遮光率50%的遮阳网,遮阳网最好可开合,以便于随着日照强度的变化遮阴和补光。大棚要有较好的通风装置,至少要有侧卷膜开窗,以利于夏季降温。大棚内最好设置苗床,苗床类型不限。若没有苗床,则将地面用地布覆盖,防止杂草生长。矾根无论摆放在苗床上还是直接摆放在地布上,都要求排水良好,特别是铺设地布,每隔6~8m要有一条深30cm、宽40cm的排水沟。

栽培基质 采用混合基质种植。混合基质用泥炭:椰糠:珍珠岩=6:3:1的体积比例混合,栽培基质的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为5.5~6.5,EC值(溶液中可溶性盐的浓度)在0.8~1.2 mS/cm,采用释放期为6个月的控释肥调整EC值,控释肥均匀混合于基质中,施入量约3kg/m3。Ec值、pH值测定应在施肥后2~3天进行,测前浇透水。

栽培容器 矾根适合作中小盆栽观赏,根据不同生长期,可采用盆径100mm、120mm双色塑料盆两个规格,对应的生长期分别为3个月和5个月。

种苗选择 选择128目或72目穴盘组培苗,要求苗高>4cm,具有5片真叶以上,外观检测没有病虫害,长势良好。

上盆与定植 将花盆填满基质,轻轻镇压,用竹签或小花铲在基质中央位置挖孔,将种苗放入后用拇指和食指按住种苗基部压实。将种植好的花盆整齐摆放于苗床或地布上,规格100mm花盆摆放密度为87盆/m2,宜将花盆摆放于12孔、规格43rm×32111]m×5.5mm托盘上,确保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当养护超过2个月,矾根冠幅大于12cm后可疏盆,将盆花间隔从托盘中取出,密度将为原来的一半,这个密度可以维持到出圃。若需要120mm规格的盆花,则在3个月后换盆,继续养护1~2个月后达到出圃标准。

水肥管理 矾根不耐盐碱和高肥。由于基质已经施用过释放期为6个月的平衡型控释肥,因此,整个生长期不用过多追肥,仅在4~5月或10月份气温适宜、矾根长势较快时施入少量20—20—20平衡型水溶性肥,浓度以800~1000倍液为宜,养护中后期每隔10天喷施1次0.2%硫酸镁溶液,促进叶片着色,连施3次。矾根苗期对水分较敏感,应保持基质湿润,但要求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猝倒病发生。当真叶长到8片以上,冠幅达到10cm以上时,需减少浇水。其中非柔毛类的矾根,如‘莱姆里基’水分管理更需精细,基质不宜太干,否则叶缘会干枯。也不能太湿,否则根部会腐烂。

温度管理矾根喜冷凉,不耐高温,由于滇中地区没有夏伏高温天气,在3~11月间均适合矾根生长,但以3~5月和9~11月为佳。通过简单通风遮阳装置,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3℃~30℃、夜间15℃~22℃为宜。

光照管理 矾根喜光耐阴,不同品种之间对光照强度要求不同,其中红色叶、紫色叶、黄色叶品种较喜光,生长期保持光强25000~30000lx,出圃前20天光强增至30000~35000lx以利于叶片着色,绿色叶、黄绿色叶品种较喜阴,生长期光强保持20000~25000lX,出圃前20天光强增至25000~30000lx,以利于叶片着色。

整型修剪 矾根为丛生型草本植物,不需要刻意整型,但枯萎老叶会影响产品出售,出圃前应将基部枯萎的老叶剪除。

病虫害防治

①根腐病和茎腐病。矾根不耐涝,浇水过多或基质排水不良易受镰刀菌、腐霉菌等病菌侵染,如有根腐或茎腐病状,可立即用800~1000倍液恶霉灵、福美双灌根2~3次,并控制浇水。

②蜗牛与蛞蝓。矾根幼苗易受蜗牛和蛞蝓危害,平时注意大棚通风,若发现虫害,可采用2%灭旱螺或50%蜗克灵拌菜叶做诱饵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