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科技惠农系列展(一) 北京油鸡 中华宫廷黄鸡

乡村振兴科技惠农系列展(一)展示了北京油鸡(又称中华宫廷黄鸡),这一北京市特产,具有肉质优良、鸡蛋富含营养的特点。作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北京油鸡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延伸:

北京油鸡是北京地区特有的一种优良地方品种,其肉蛋美味可供食用,外观独特可用来观赏,其具有突出的冠羽、胫羽和髯羽,也就是常说的凤头、毛腿和胡嘴,部分个体具有五趾性状,体态敦厚优美,呈元宝型。

相传北京油鸡是清代宫廷御膳用鸡。清代的慈禧太后堪称“为美食代言”的代表人物之一,油鸡就是慈禧太后认可的美食。

北京油鸡作为一种优良鸡种在畜禽养殖行业内具有很高知名度,被收录于《中国家禽品种志》中;2000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人首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2年被北京市特需农产品委员会列人特需农产品,供应中南海;2005年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首批9个“北京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之一,并大力开发。2017年北京市农业局公布北京市50项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油鸡位列第一。

北京油鸡品种历史

据说北京油鸡的祖先是九斤黄鸡,九斤黄鸡原产山东,在长江流域繁殖开来。明清时期,九斤黄鸡被人们视作珍品。无论是豪商巨贾还是王侯贵族,这种鸡被这些人视作相互馈赠的礼品和送给朝廷的供品,由长江流域带入了北京。

北京油鸡文化挖掘

北京油鸡文化挖掘一词,内容集中鸡的神话意义、鸡的“五德”、古诗词中的鸡以及有关鸡的美食文化介绍方面,有学者提出开展北京油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北京油鸡也出现在近现代一些著名文学大家的作品中。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著名作家张爱玲的小说《牛》、著名京派小说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京派作家叶广岑的家族系列小说等,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北京油鸡的描述,可见北京油鸡不仅受宫廷贵族青睐,在上世纪二十到七八十年代老北京人的生活里也占了很大比重,从贵族格格到普通老百姓都对油鸡很熟悉很亲切。

北京油鸡文化传承

(1)与清朝皇家宫廷有关,曾为清宫御宴用品,慈禧太后“非油鸡不食”;

(2)北京油鸡曾被列为“开国第一宴”国宴用鸡。

(3)1988年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题词“中华宫廷黄鸡”;

(4)曾1987-1992年向日本出口用北京油鸡配套生产的“宫廷黄鸡”,被日本《读卖新闻》刊登广告誉为“天下第一鸡”。

溥杰先生所题——“中华宫廷黄鸡”

北京油鸡的推广与前景

通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含有北京油鸡血液的肉鸡肌肉中鲜味物质游离谷氨酸和肌昔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肉鸡,北京油鸡是真正营养又美味的优质食品。作为大名鼎鼎的传统特色文化典型代表,北京油鸡有着如此大的来头,但实际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1995年开始,为提高北京油鸡的育种价值,探索其开发与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逐渐展开了北京油鸡快慢羽品系的育种工作,并分别对北京油鸡两个品系的体形及生长的快慢进行了研究,以利于后续的繁育与生产。

2000年,“德盛园”、“宫廷黄”、“宫廷”三个与北京油鸡有关的商标被注册,据称北京油鸡也供应中央领导。

2011年,北京油鸡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亚洲有机食品行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2020年,“北京油鸡”正式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北京油鸡的鸡蛋,也是一种优良的商品

北京油鸡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以前皇家钟爱的美味,正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认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对食材品质的更高追求,北京油鸡相关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如北京油鸡品种保护、开发,北京油鸡养殖及产品加工,相关农业观光旅游等等。(以上文字内容摘选自 中国禽业导刊《北京油鸡品种历史和文化挖掘研究》一文)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强化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技术团队联系,让科研与企业衔接,实现技术与产业链通,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惠农,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袁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