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吸虫病

羊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寄生引起,导致羊贫血、消瘦。病羊可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下痢,母羊可能不孕或流产。预防需定期驱虫、杀灭中间宿主,治疗可用硝硫氰胺、吡喹酮等药物。

相关阅读延伸:

羊血吸虫病由于血吸虫寄生于羊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盆腔静脉内,引起消瘦、贫血与营养障碍的一种疾病

病原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其病原主要有三种: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 在我国导致羊血吸虫病的病原为日本血吸虫, 一般分为分体属和东毕属两大类。 血吸虫雌雄异体,雄虫呈乳白色,虫体呈线状,长度为9~18毫米,在虫体前端有口吸盘,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较近,但腹吸盘比口吸盘大,具有粗而短的柄, 雄虫体壁自腹吸盘后方至尾部两侧向腹面卷起形成抱雌沟,通常雌虫在沟内呈合抱状态。 雌虫一般呈暗褐色,虫体为椭圆形,长度为15~26毫米,虫体中部偏后方两肠管合并处前方是卵巢。 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两端各有一个附属物,一端钝圆,另一端则比较尖,大小为70~100微米×50~80微米。

显微镜下的血吸虫

症状

羊感染血吸虫病后一般在病初症状较轻,多呈慢性经过,具体表现为病羊颌下、腹下部水肿,腹围增大,贫血,黄疸,消瘦,幼羊生长发育受阻,母羊繁殖性能下降并导致流产,如突然感染尾蚴时,才呈急性发作,表现腹泻,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可导致不孕或流产。

诊断

该病依据粪便检查和剖检后病理变化特点即可确诊。 但是在感染该病的初期血吸虫产卵较少,虫卵不易在粪便中发现,如需确诊必须依据死后寄生虫数量及病理变化。 在粪检时可采用毛蚴孵化法或粪便水洗沉淀法,根据粪中孵出的毛蚴进行诊断。近年来实验室诊断也有采用环卵沉淀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反应、 对流免疫电泳和间接血凝试验等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

流行特点


羊血吸虫病在我国广泛分布,各地羊只均有感染病例,分体吸虫主要发生于南方,东毕吸虫则主要在北方,呈地方性流行。分体吸虫和东毕吸虫发育过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宿主,钉螺是分体吸虫的中间宿主,东毕吸虫则为椎实螺。 血吸虫雌虫在血管内产卵,虫卵一部分顺着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另一部分则逆着血液循环在肠壁沉积下来形成结节。 在肠壁或肝脏内的虫卵发育成熟后进入肠腔,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落入水中的虫卵孵出毛蚴,毛蚴进入钉螺或椎实螺内,最终形成尾蚴。 尾蚴离开螺体,遇到终宿主羊则通过羊的皮肤或口腔进入体内。 进入体内的尾蚴脱去尾部称为童虫,随血液循环到达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盆腔静脉寄生,以宿主血液为食。 本病夏秋季节多为急性病例,慢性病则多见于冬春两季。


防治

预防措施

1做好驱虫计划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 4—5 月份和10—11 月份定期驱虫,每年 2 次。驱虫药可以用口服吡喹酮,或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过7 d最好再用 1 次。如果有病羊出现要及时淘汰。

2做好粪肥处理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和制造沼气,既可增加肥效,又可杀灭虫卵,是切断虫卵的主要措施。

3安全放牧选择无螺水源,实行专塘用水,以杜绝尾蚴的感染。

治疗措施

1严重病羊采用血虫净(注射用三氮脒)按每千克体重 3 ~ 5 mg 深部肌肉注射,一般一次即可奏效,重症可间隔 48 h 重复用药一次。同时需要补血进行辅助治疗,通常采用头孢牲血素进行肌肉注射,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上的用量注射即可,隔日 1 次,连用 3 次。卧地不起的病羊,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静脉补液。

2具有临床症状的但发病较轻的病羊可采取补血 2 次、注射驱虫药物 2 次即可。常用的驱虫药物及用法如下:

1、 硝硫氰胺,按每千克体重 4 mg 配成 2% ~ 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2

2、 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 30 ~ 50 mg,一次口服。

3、 敌百虫,绵羊按每千克体重 70 ~ 100 mg,山羊按每千克体重 50 ~ 70 mg,灌服

4、 六氯对二甲苯 (血防 846),按每千克体重200 ~ 300 mg 剂量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