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扎根拔节期,要如何管理?

谷子为我国常见的大田作物,在很多地方都有栽培,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因为谷子耐旱,耐贫瘠,谷子,脱了皮也就是小米,很多人早餐都爱喝一碗小米粥,养胃有美味,在我们这,小米也是很多刚产下小孩,孩子还不满月的女人最常喝的,常喝小米粥。那么谷子在扎根拔节期要注意点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来一下,希望能帮助刚刚想过年开春种谷子的人。

谷子扎根期,拔节期,是谷子种植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谷子的营养生长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大量的水肥,虽说谷子耐旱耐贫瘠,田间管理是除草,攻苗,防治病虫害。


拔节期,要清垄,把地块中的杂草,弱苗,残苗等不利于整体谷子生长的因素清除掉,清除后的苗要求植株匀称,通风透光性好。

合理施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呢有植物的粮食,它都吃不饱,怎么会生长的好,对不对,在别的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收多收少在于肥,扎根拔节期,植株生长快,叶子开始变的比以前大,谷子进入了一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拔节期结合中耕施肥,拔节期浇水能促进节的生长,此时谷子穗也开始分化,此时却水会导致谷子穗变小,影响产量,所以拔节期灌溉也是很种要的一环。

以上便有是对谷子扎根拔节期的一些管理的个人看法,观点,关注☞豫鲁乡情☜,希望能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朋友能够及时沟通,有好的观点也希望能够留言评论!

谷子从开始扎次生根到拔节这一阶段称为扎根拔节期;这时谷苗喜干旱、怕水涝,对水分、肥料的需求量较少,农谚说“小苗旱个死,老来一肚籽”;“有钱难买五月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谷子扎根拔节期生育特征;

谷子扎根拔节期根、茎、叶同时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是关键,因此在这个时期要以蹲苗为主,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促进茎秆增粗,增强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培育健康茁壮的谷苗,有利于防止后期发生倒伏,为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谷苗在扎根期,遇到过分干旱,谷子叶片就会纵卷成假死状态;一旦遇到水分,谷苗又能健壮生长;夏谷出苗后,给予干旱处理,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25至30天灌溉浇水,谷苗吸收水分后又会迅速生长,茎秆明显增粗,结出的谷穗较大,能有效提高谷子的重量和质量;由此可见,谷子在扎根拔节期抗旱能力强、耐旱时间久。

如果在这个时期,雨水多、气候湿润、土壤中水分含量过高,不处于根系发育,而地面部分会加速生长,发生徒长,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易发生倒伏。

在这个时期谷子对光照长短反应比较敏感,光照时间过短,易造成谷子提前抽穗、植株矮小、谷穗小、谷粒不饱满;适当的光照,会延长营养生长期,抽穗相对延迟,结出的谷穗大、谷粒饱满。

二、田间管理;

1、移栽补苗,清垄围苗;

谷子扎根拔节期,正是谷子间苗、定苗期,缺苗断垄的地方要及时移栽补苗,起苗前将作于取苗的地方用水浇透,然后连苗带土坨一块儿移栽到缺苗的地方,或者雨后带土取苗移栽,栽苗不易过深,避免移苗生长发育缓慢。

清垄围苗是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这时谷苗较矮小,壮苗、病苗、杂苗不易区分,所以在定苗补苗之后要进行清垄,拔除二茬苗、病苗和杂草,给壮苗围土,利于壮苗根系发育。

夏谷根系生长时间短,通过为土稳苗,能使谷苗提早扎根,延长根系的生长时间;春谷扎根拔节期,多遇大风或者春季少雨的天气,围土除促生新根外,还能防止大风对谷苗的伤害,起到保护谷苗的作用。

二、浅锄灭草,勤锄养根;

适时锄地不仅能灭草,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调节土壤的湿度,有效促进根系生长;俗语说“头追浅、二追深、三追叫遍挖老根”,苗期围土诱根,拔节前后勤锄养根,孕穗期深耕换根,扎根拔节期时锄地不易太深,以免过深损伤根系。

三、适时追肥;

根据谷子扎根拔节期的生长、农田地力等情况,适时追肥,追肥后进行深中耕,即能掩埋肥料,又能控制茎秆徒长,还能促进根系生长。

以上介绍的是谷子扎根拔节期的生育特征和谷田管理。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前言:对于“谷子”这个词来讲,生活在城市的小伙伴或南方地区的小伙伴们都很陌生。但对于“小米”并不陌生,也是很多人早餐的常喝的粥。也是孕妇和小朋友的比较滋补的一种作物,它的主要种植区域在华北地区的冀、鲁、豫等三省份,可以达到全国种植面积的70%左右。而我本人也是在冀省份的人,自己也是种植小米,采用的种植方式依然是30年前的古法种植,连种植设备也还是古法的播种机“喽”(这个字可能不对lou),采用人工的方式播种。▲成熟的谷子

在图1中的描述是已经成熟的谷子,马上就可以收割了。这些谷子是纯生态的种植,可以从图片上看出谷子与杂草基本长势相对当啊。这就是我家种植的谷子,现在如今种植的谷子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是种植谷子相当的费劲了,尤其是等到谷子的幼苗长到大概10-15公分的时候,就需要去苗了。因为播种的比较密,谷子是不生长的。与种植小麦并一样,这个去苗都是纯手工的方式,采用勺子(一种本地特有的农具)把谷子幼苗分开,一般为3-4棵一组,间接10-15公分左右,工作的方式都蹲着,异常的难受,在下图有工作的图片。

▲在给谷子去苗

谷子如何进行去苗

❶在图2中看到一垄一垄的绿色的就是谷子的幼苗,大概从播种到现在的大小需要一周左右的生长期。在去苗的时间大概在端午节前后,这个时期已经非常热了。人们也基本都是在穿短袖衣服了,在去苗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在早上7点左右就开始了,大家是不是非常的疑惑为什么要这么早下地 呢?原因有二:其一,早上的天气相对比较凉快,人不会觉得太晒了。其二,早上工作去的苗和杂草,可以在中午的太阳照射下彻底的死掉,避免的重新生长的机会。

❷整个种植谷子的前期去苗工作就是这样蹲着用“勺子”一点点进行的,对于现在种植谷子的越来越少的原因就是“去苗的工作太难了”。人在去苗工作的时候必须都是蹲着的,因为苗都比较小,不蹲着也没有办法进行工作。在图2中工作的人员还带了超大号的遮阳伞,目的就是防晒,避免人员因为过度脱水而中暑,采用遮阳伞的方式也是迫不得已,但在实际的放热效果上来讲也是非常不错的。

▲谷子扎根拔节期

谷子在扎根拔节期如何进行管理

在整个谷子种植的过程中,去苗除草是最难的一步,这个在上文中已经有介绍。在谷子拔节期期间还是需要人工再次的除草和处理过程,这个过程叫“过垄”(当地的土话说法)。对于这个操作的过程,就是用“勺子”把两列中间过道的土弄到谷子苗根上面,这样更有利于谷子扎根在上面,使得谷子不易出现倒伏的现象。中间的过道由于低洼,还可以存储一些水分,也是浇灌的意思。

❶谷子在种植前,对于土壤的施肥,也被称为底肥。在谷子播种前,谷子播种是时机是在“芒种”这个节气的前后10天都可以的。土壤的深耕和施入底肥是同一时间进行的,因为谷子的种植区域基本都是靠天气吃饭的。说的简单点,就是等到下雨后,才能进行播种。如果不下雨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播种,一般在“芒种”这个24节气其中的之一,在这个节气的前后都会下雨的。这个是古人对农业耕种的节气把我如此牛。

❷谷子扎根拔节期,一般都是在去苗完成后,大约在2周后就可以生长到上图中的高度,一般在20-30公分的样子。这一步骤的操作比较简单,比起在去苗的期的工作难度已经减少很多的劳动力了。一个人一天基本上可以解决半亩地的,在前期的工作中,土地中的草也基本处理的差不多。所以这以“过垄”这一步骤就是为了增加谷子的扎根的深度,就是防止在以后谷子在“灌粒”的时期中增加抗倒伏。也就是随着谷穗的逐渐长大,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扎根的重要性,直接决定生长过程的后期中是否出现大幅度的倒伏现象。如果出现倒伏,直接就会造成减产。

谷子扎根拔节期还需要增加施肥

在这个“扎根拔节期”谷子的生长非常快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谷子生长的不良状态。最明显的状态就算秸秆比较细,对于抵抗风雨的性能非常低。只要是有风雨的出现,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倒伏。直接就会造成谷子的减产,对于谷子本身的产量就比较低,在加上这样的条件,可想而知谷子的产量会低到你无法想象的。

▲谷子扎根的时候

❶在我家这边种植谷子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有机肥料,也就是在上面说的底肥(一般都是采用的发酵的牛粪)。但在谷子的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增长期,植物的生长会缺少氮磷钾等元素,出现最明显的就是秸秆比较细。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为的施入复合肥,它的成份主要就是氮磷钾等元素,可以使得秸秆比较壮实。这样在风雨的天气情况不会出现倒伏的现象,对于以后的谷子开花、授粉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❷在谷子生长期出现倒伏后有什么解决方案,对于谷子出现倒伏,基本都是在下雨刮风的时候才会发生。倒伏的原因,1谷子的扎根没有牢固,2受到外力的原因。在下雨中土壤会变动稀松,导致扎根比较浅的谷子,最容易出现倒伏。发生这样的现象如何进行抢救,在出现的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不用管,一般自身可以在生长起来。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倒伏,就需要人为的干预了。这个干预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不超过24小时内完成。在雨后谷子得到充分的水分浇灌,生长的速度非常,也就是谷子会再次扎根,如果不及时扶正,它就会再次扎根,这个扎根以后在去扶正的情况下,直接就会破坏的现在扎下的根,可能就会出现苗死现象。如果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操作的情况,就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了。只能是自然生长,靠运气了。

谷子生长过程最容易发生的虫灾--黏虫

在我家这边对于谷子的种植应该都是百年的历史了或者更久远了,以前常吃的饭就是小米饭。在我童年的时代中大米饭就是奢饰品,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有大米饭,现如今小米都快成了奢饰品了。谷子在种植过程中也会出现虫害的现象,记得最容易出现的就是黏虫,它基本都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发生,当年的天气越热越容易出现。对于处理方式也就是两种形式,药物和人工捕捉。

▲黏虫

❶对于黏虫采用药物进行除虫在农业种植的过程在普通不过的事情,我记得在10几年前的时候,具体那年也不记得了。黏虫的虫害非常厉害,谷子的叶子被吃了非常多。只能采取药物了,当时的药物采用的 “甲胺磷”(一种农药的名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与水混合。对于喷药的时间也非常重要,必须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大药。黏虫喜欢热的气候,在中午的时候黏虫都是在谷子的叶子的表面上,这个时候喷药非常容易把药打在黏虫身上,这个时候除虫的效果最好。在最近几年的谷子种植过程中也没有发生过“黏虫”这样的虫害,估计是种植面积大量的减少造成的。在我家这边的种植面积一般家庭最多种植3-4分的谷子,可以收获100-200斤的谷子,基本足够一年喝粥用的了。

❷手工捕捉黏虫,这个对于种植面积相对比较少的比较实用。黏虫是绿色的小虫子,它专门吃谷子的叶子,在严重的情况下,就导致谷子大量的减产。对种植面积比较小、发生的黏虫不厉害的情况一下,一般在每平米发现2-4个黏虫的概率上。就会才用人工的方式把黏虫清除掉,这样的方式只能减少,不能彻底的消除,肯定是没有农药清除的彻底。对于小面积的种对产量的要求远低于产品质量来说,就采用手工的方式清楚一下就可以了。

总结:在谷子扎根的时期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过垄”(帮助谷子扎根的措施)、施肥、除黏虫等三个最重要的环节,其中过垄的就是帮助谷子的扎根更加的牢固,不易倒伏的情况。施肥是帮助谷子的秸秆生长更为结实,更有利于谷穗的生长。黏虫是种植谷子发生病虫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病发期是在谷子出穗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