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水体发黑发臭什么引起的?蓝藻水华怎样防治?

水产养殖中水体发黑发臭通常由有机物过多、缺氧、藻类过度繁殖及外部污染引起。蓝藻水华防治可通过换水、增氧、控制投饲施肥、使用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同时加强清淤,改善水体环境。

相关阅读延伸:

水体水色呈黑色、发臭

水体发黑、发臭表明池中有较多有机质(如残饵、动植物尸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未得到及时转化,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大量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危害水生动物健康,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甚至泛塘。

控制方案:一旦发现水体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快速沉降水体有机物(方法同前),更换底层水,同时采用二氧化氯等强氧化剂氧化或杀灭过多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并充分增氧;2~3天后用改水剂、底质改良剂及活菌制剂加速池底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最为关键的是要及时通过引入新水新藻,并加施磷肥,及早培育出新的优势藻类。

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水

养殖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主要是因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所致。黄色水尤其在pH值下降时易产生;而黑褐色水体多与投喂劣质饲料、残饵过多、水质和底质老化有关。因为许多鞭毛藻能分泌毒素,使水产动物神经受到麻痹,甚至中毒、死亡。

控制方案一:人工打捞。

控制方案二: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硫酸铜、硫酸铁合剂杀灭藻类。

控制方案三:有条件养殖户可通过换水,利用潜水泵将集中于下风口的藻类排除,加注相邻鱼池水质较好的水。

控制方案四:施肥,微囊藻、甲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多施磷肥少施氮肥,而三毛金藻为优势种水体施硫酸铵为最好。

控制方案五: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曝气散发有毒气体。亦可采用具有增氧漂白作用的增氧剂。

水体蓝绿藻水华

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鱼类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类水华。形成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

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在生长良好的池塘中浮游植物量一般应在100毫克/升以内,100毫克/升大致是鞭毛藻池水“肥水”和“老水”的分界线。

而蓝藻塘的“肥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往往超过200毫克/升。

控制方案一:加大换水量,最好将表层的肥水换掉。

控制方案二:在晴天中午机械增氧。

控制方案三:控制投饲施肥。减少投饲量,尽量不投散料、粉料,避免饱食排泄和饲料散失而肥水。

控制方案四:不或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加速喜磷的硅藻类优势种群形成,抑制蓝绿藻的繁殖。

控制方案五:使用螯合铜浓度0.6~1.0克/立方米,以改进传统使用硫酸铜杀藻的办法;使用0.7×10-6双硫合剂在晴天上午于下风口泼洒,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坏水。


来源:水产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