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葱加盐的茶,你喝过吗?

我未曾尝试过加葱加盐的茶,这种搭配听起来相当独特且非传统。茶,作为一种饮品,其传统风味多偏向于清新、淡雅或浓郁香醇,而葱和盐则常见于烹饪中,用于调味增香。将这三者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风味,但可能不是所有茶友都能接受。

相关阅读延伸:

卢仝写过一首长诗,其中一部分和茶有关,被称作《七碗茶歌》,是这么说的: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第七碗就不能喝了,再喝就要羽化成仙了。您听听,喝茶在他眼中,居然有这么多神奇的功效。其实啊,单单唐和宋两个朝代,写茶的诗歌就有两千多首。茶在中国古代实在太流行了,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这里就长着山茶科茶树了,当然了,从原始野生的大茶树到过渡型茶树再到人工栽培茶树,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培育出来的。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可见,《茶经》认为,神农氏是茶叶最早的发现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神农氏是中国农学和医学的开创者,传说他不仅发现了五谷,还发现了包括茶在内的各种能治病的草药。

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这儿的“荼”是“茶”的古代叫法。说神农氏中了七十二种毒,靠喝茶解了毒。这也是关于古人为什么喝茶,或者说茶的起源的第一种说法,那就是药用,古人为了治病,才开始喝茶。饮茶,令人少眠。总之啊,有很多人认为,古人最早喝茶,是为了治病。

关于茶的起源的第二种说法,是说,古人最早喝茶,是把它当做一种食物,这叫食用起源说。

在三国、唐代等史书中,都有把茶叶做成菜或者汤的记载。现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云南的基诺族、景颇族;四川的苗族、彝族;乃至日本、越南的某些地区,仍然有人把新鲜的茶叶加上盐,凉拌成菜,或者用来腌制食物。也有把茶叶和其他菜一起做汤、熬粥、煮米饭的。

不管是为了吃饭,还是为了治病,总之,茶叶这种东西,到了唐代人陆羽写《茶经》的时候,终于成了一种纯粹的饮品。既然是喝的,那就有喝法。唐代的茶基本是饼茶。

饼茶大体上需要七道工序: 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做法是: 采摘新鲜的茶叶,先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用炭火焙干以后,用剖开的竹子,或者是搓成绳的构树皮穿起来封存。

具体处理茶的时候,唐朝人叫“煎茶”,有点儿像把茶煮一顿。先把茶饼放在火上烤一下,然后再放进茶臼里面碾成茶末,把茶末上罗筛,筛好以后,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里边儿备用。

这才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要准备风炉烧水,在锅里放进水,煮到水第一次沸腾,也就是锅里的气泡像螃蟹眼睛那么大的时候,按照水量加进去适量的盐。

到第二次沸腾,也就是锅里的气泡像鱼眼睛那么大的时候,用勺子舀出一勺水备用,锅里放适量的茶末。

等到第三次沸腾,也就是水像翻滚的波浪一样的时候,把刚才舀出来备用的水重新倒进去,让水不再沸腾,起到“止沸育华”的作用。

这时候啊,茶才算煮好了,准备好茶碗,把煮好的茶用勺子舀到碗里,就可以喝了。唐代人煎茶,除了放盐,有时候还会放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等佐料,看上去跟煲了一锅汤似的。


“茶圣”陆羽就不喜欢这种喝法,他觉得这样破坏了茶的真味。

宋代人饮茶的方式,可能会让陆羽开心一些。当时不流行煎茶了,而是要点茶。

点茶怎么操作呢?就是把碾细的茶叶碎末,直接放到茶碗里,然后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用茶筅在碗里搅拌搅拌,不像唐朝人一样,放在锅里煮了,也不用添加什么油啊、葱啊之类的。

宋代还盛行斗茶,斗茶也叫“茗战”,说白了就是比赛茶叶质量和点茶技巧。斗茶怎么分出胜负呢?

一是要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要看茶盏的内沿与茶汤交接的地方,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的色泽,纯白色的最好,其次是青白、灰白、黄白。汤花保持的时间较长,能紧贴着茶盏的边沿不退散的,叫“咬盏”。退散的较快的,或者马上就退散的,叫“云脚散”。汤花退散以后,茶盏的内沿就会出现水痕,宋代人称作“水脚”。 谁的汤花退散得早,先出现水痕,谁就输了。

宋代是个市民生活很发达的社会,饮茶的风气非常流行,所以才会在喝茶上搞出很多新奇的玩法,喝茶也成了当时人日常必需的事。

著名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两个人都喜欢读书,李清照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吃完饭,和赵明诚一起喝茶的时候,要用比赛的方式决定谁先喝,一个人问:某个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另一个答对了就可以先喝。

可是赢的人经常因为太开心,能把茶水洒一身。这事儿被李清照写了下来,就成了流传千古的夫妻佳话。纳兰容若还据此写过“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名句。


好了,说回到喝茶的方式,唐朝人的煎茶,宋朝人的点茶,都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喝茶,是把茶叶,注意,是茶叶,不是茶末,放进茶杯,然后用开水冲泡。现代这种冲泡式的饮茶方式,是从明代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所以,你要是穿越到唐宋,跟李白杜甫苏东坡他们喝茶,你喝茶的方式会吓他们一跳。

茶这种饮料,之所以在中国社会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用来喝的,不像我们吃个土豆、玉米,吃一吃就完了,喝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

首先,饮茶有一种艺术上的美感,选好茶,挑好水,找好的茶壶、茶杯,泡茶时候优美的动作,整套流程,可以拿来表演,像一种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审美价值。

其次,茶还有社交意义。在中国,无论大江南北,来了客人,通常要用茶来待客。

有个小故事,说一天,清代的大画家郑板桥,到某座寺庙游玩。寺庙的方丈看他穿得一般,相貌平平,就冷淡地说了一声:坐。又回头对小和尚说:茶。两个人坐下以后,开始交谈,方丈觉得这个人谈吐不凡,很有学问。就把郑板桥引到厢房,说:请坐。又吩咐小和尚:敬茶。随后宾主相谈甚欢,方丈才知道来的人是大才子郑板桥。赶紧把他请到方丈室里,行礼拜见,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敬香茶。告辞的时候,方丈再三恳求,请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笑了笑,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可见从古至今,茶都在社交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再次,茶具有哲学意味。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种主要思想,都能从茶中得到体现。例如儒家讲究中庸,过犹不及,在泡茶的时候,就要“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各种口感精确调味,才能体现中庸之美。道家重视自然之美,讲究道法自然,他们认为茶叶本来就是自然之物,采茶的人,乃至泡茶的水,都有一种自然之美。

和茶关系最深的是佛教,我们经常能看到“茶禅一味”的书法作品。这和唐朝佛教禅宗的兴盛有关,当时和尚们参禅打坐,喜欢喝茶,这样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更主要的是,茶的品性是纯洁淡泊,远离荤腥,有助于静思修道。于是佛教提倡以茶助修,以茶供佛,以茶待客,因此慢慢形成了很多寺庙的寺规寺仪。

此外,禅宗僧人还发现喝茶跟参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第一,以无住为本。从茶的自然秉性来讲,茶树生长在远离闹市的山谷当中,一年年的,任凭你风起云涌,斗转星移,它都安静地生长,这就像佛教里强调的以无住为本,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平常是道。喝茶跟参禅都是佛家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平常事。用平常心对待喝茶与参禅,不那么执着,便能喝出茶味,参出禅机。

第三,静心得道。喝茶要在清净中喝,参禅要在清净中参,身上不沾染红尘,心里头也没有俗念,专注一境方可入禅。没这种经验的人,听上去可能有点儿玄乎,总之啊,茶甚至成了禅的某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