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桃树为啥普遍弱,光腿多?

今年桃树普遍弱,光腿多可能受多因素影响:

1. 气候异常,如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影响桃树生长。
2. 桃树生长势、土壤肥力及修剪方式等也影响叶片发生数量,进而影响桃树健康。

需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土壤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桃树生长状况。

相关阅读延伸:

李欣农业原创



今年桃树谢花后普遍树体偏弱、叶片偏小、偏黄,其原因在于上一年管理失误。

果树管理上有一个重要原则---前促后控。所谓前,就是在谢花至5月底前。这短短的四五十天时间,是果树器官建造期,果实、枝条的生物学生长量非常大,需要采取促长的措施;所谓后,指的是春梢停长至落叶前,也就是6月至10月长达五个月的夏秋季节。这一阶段需要控制枝梢生长。老百姓说:“春梢长,秋梢短,这种条子不用管;秋梢长,春梢短,要想结果干瞪眼”。谚语揭示的就是“前促后控”的原理。


在人为的促、控措施上,肥水调控、化学调控和修剪调控是主要手段。

去年由于冻害发生严重,大多数果农放弃管理,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做得很不到位。

去年冻害发生在4月7日,正值桃树花期,常规的花后坐果肥、膨果肥都没有施,有的甚至秋季施肥也没有搞。肥水管理尚且如此,喷施多效唑、夏剪就更少有人做了。

“前不促,后不控”导致春梢因养分缺乏而生长量不足。而不化控、不夏剪,导致夏秋树体极度旺长,极度密闭。



树体放任生长,在今年树相上有两处典型表现。一是秋季生长的秋梢段,叶芽和花芽都没有形成,萌芽后成为“光腿枝”。二是不少内膛短枝、长枝上的二次枝只有花,没有叶。虽然这两种现象年年有,但都没有今年这么严重,这么普遍。



桃树的芽子与苹果、梨不一样,不是混合芽,而是单纯芽。只要满足温度条件就能成花,而要形成叶芽,则需要高浓度的生长素累积。以上两种叶芽发育不良的树相表现,都是因为上年树体旺长,导致芽子得到的生长素不足。

这是大家能看到的,大家看不到的根部,同样缺乏养分积累和生长素积累。



树体和根系积累差,生长素不足,仅仅凭枝干里的水分和养分,萌芽时花芽和叶芽萌发仍比较正常。但发根能力弱,当枝干里的水分与养分消耗后,没有新根来提供能量,树体上就表现出叶片小、叶色淡、整体树势偏弱现象。

不少桃农反映,“去年落叶前条子很旺的树,今年突然长势很弱了”。这是对以上分析的现实印证。因为去年秋季越旺,积累才越差。

总之,今年桃树花后树体弱,叶片小,叶色淡,原因在上年。要想尽快好转,花后追肥要好好搞,花后追肥要好好搞,花后追肥要好好搞――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


特别提醒

▼▼▼▼▼▼▼▼▼▼▼▼▼▼▼▼▼▼▼▼▼▼▼▼▼▼▼▼▼▼▼▼▼▼▼▼▼▼▼▼▼▼▼▼▼▼▼

如果不认真搞花后追肥,树体继续弱下去,后期很可能出现大量生理落果(不带有果柄的落果,就是营养不良落果)。万一那样,后悔都来不及了。

另外,缺肥时间长,根系易感染圆斑根腐病或造成根系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