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龙抬头:“1事”与“3食”,接福祥瑞又好运

龙抬头日,必做一事:理发去旧,祈愿一年精神焕发;必尝三食:春饼卷福,面条顺长,饺子似元宝,寓意接福纳祥,好运连连,生活富足美满。

相关阅读延伸:

一年一度“二月二”,“潜龙“出镜,“见龙在田”,千门万户才出正月,今天‬又喜气洋洋地‬接二月天的“龙抬头”。

这时节最有仪式感的莫过于萌娃耳边的两串爆春花了,摇摇晃晃的五颜六色里,满满当当的都是家人‬心心意意抬头小龙娃的祥瑞年年。


那么,“龙”到底有没有?“龙抬头”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龙抬头“的来历

“龙”,本源于上古星宿崇拜,是我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6颗宿古人根据星官构成的苍龙形象。


“龙抬头”的说法,则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28个组星象作为坐标,以此作为观测天象参照物。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组,俗称“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4个方向划分为4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


仲春(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因此,“龙抬头”,是指苍龙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 人们所熟悉的《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群星一年四时运行情况的说明:“初九,潜龙勿用”,是说冬天的龙星,潜入北方地平线下看不见,所以无用;“九二,见龙在田”,则是仲春的龙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了起来,崭露头角,龙德显扬,就是“易经十翼”的《象》所说的“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此时万物复苏,万象更新,象征万事的盎然生机从此开始了。常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便尤其重视这个“龙抬头”,就怕稍不经意,惹得“龙”抬不起头来,因为按照日常生活逻辑:“龙”抬不起头来,就寓意一个人抬不起头;一个人抬不起头来,就会使一个家庭抬不起头;甚至涉及国家民族的抬头,就像歌里唱的,@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二月二的习俗是怎样发展来的?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常用来象征祥瑞。

它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所以,龙抬头”,不仅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它在我国还有久远的发展历史。自汉至清的古代,便大致经历了6个时期:


  1. 汉朝的“戏龙”

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时期,汉代文献出现了龙形象的初步记载: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后世以此作为舞龙灯的滥觞。


  1. 唐朝的“二月朔““中和节”

唐朝长安人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中叶以前,在当时的长安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为中和节(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务本。德宗十分赞同,并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唐德宗时期,德宗则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就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觉得德宗所说颇有道理,为此他建议:废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以祈祷丰收等等。德宗听了十分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以贞元五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

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活动的主要特点。


  1. 宋代的“二月二挑菜”节

宋代,在我国一些地方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唐宋时文献所记载的这些地方“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1. 元朝的“二月二龙抬头”

到了元朝,在文献上,阴历二月二就明确作为“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

“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天北方地区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1. 明朝

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记载,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

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明时期还在二月二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1. 清朝

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


现在二月二的“1事”与“3食”

虽然农耕文化时代的“龙抬头”又叫春耕节,人们此时节纷纷敬龙祈雨,保佑新一年的风调雨顺,纳祥转运五谷丰登,但春耕外,民间还热热闹闹“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其中做1事吃3食、抬起一年好兆头、添福又添财,人人竞相,家家备起。其中:yuxix


  1. 做“剃龙头”一事

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二月初二,民间最大的习俗是“剃头”。这天老人、小孩都去理发店剪头,叫“剃喜头”,认为这天剃头,一年有好运;

年年剃龙头,鸿运当头;小孩长大能金榜题名有出息。



  1. 吃三种“龙食“

人们认为“龙”是祥瑞的化身,吃了代表龙身的美食,就是将福气吃到了肚里,以后的日子便会越过越顺、美满富足。

所以,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讲究:其中,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猪头肉称为“抬龙头”。


1)吃面条——寓意扶龙须


准备适量的鸡蛋丝、黄瓜丝、大蒜备用。

十香叶、荆菜叶,清洗干净备用和半碗芝麻盐备用。

大蒜一把,放入蒜臼里,再放入十香叶,加入一勺食盐全部捣碎盛出。调汁,碗中加入两勺生抽,三勺香油,五勺陈醋,一勺鸡精,再倒入适量的芝麻盐。

不同于平时,二月二的面条,增加了十香叶,寓意十全十美祥瑞年年。


2)吃馄饨——寓意吃龙眼

推荐做法:

馄饨馅讲究瘦肉多、肥肉少,二分肥八分瘦的五花肉馅刚刚好。

①一把泡发海米,轧碎和肉馅一起;

调味加入食盐、白糖、鸡粉、鸡汁、生抽、蚝油、老抽一点;

顺向搅拌至发黏后,加入葱花拌匀、摔打3分钟左右即可。


②葱油料汁是馄饨的灵魂:将半个洋葱碎,一把小葱花,葱白和葱叶分开放,适量的桂皮、八角、香叶放在一起;

油热放入香料、洋葱碎和小葱白,小火慢炸勤翻炒;洋葱微干后,倒入小葱叶继续炸至金黄干香后,关火焖一会儿,倒出。

③“龙头”抬的是否高亢,最终还看汤底:碗中放入香菜段、小葱花、虾皮、紫菜碎;

加入食盐、鸡粉、胡椒粉;

再放入两勺刚刚炸好的葱油。

然后冲入热水、最好是高汤,盛放煮好的圆嘟嘟大馅料馄饨,一年一度的“龙抬头”仪式,就可以最后收官了。


3)吃猪头肉——寓意抬龙头

推荐做法:

①熟猪头肉,切成均匀薄片,凉水下锅焯水、去油腻感,加入一点料酒去腥味,水烧开后即可倒出,

②去蒂和籽的青椒红椒各一个,切成菱形片;大蒜、生姜切成末。

③热油爆香姜蒜,一小把干辣椒小火炒出香辣味后,加入辣妹子辣椒酱10克,炒出辣椒酱的红油;

倒入青红椒片和猪头肉快速翻炒均匀,之后从一点料酒、几滴老抽、鸡粉2克、胡椒粉1克、白糖2克提鲜;

大火快速翻炒化开调料,再淋入一点红油,红润油亮菜品,翻匀后装盘上桌。


愿‬今天‬,龙须飘飘、龙睛熠熠、龙头抬起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和美、富足、丰衣足食,兆头风调雨顺,祥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