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百合花

诗意百合,清雅绽放,如林间仙子,不染尘埃。其瓣如玉,蕊含香,轻风过处,满室生芳。百合之姿,寓意纯洁与高洁,恰似心中那份不染世俗的美好愿景,静静绽放,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相关阅读延伸:

暑月避暑,在浙北天目山区安吉董岭,又见百合花开。

白百合花

鲜花市场里的百合花似四季都有,而大自然环境(野生环境)中的百合花应是夏季之花。有古诗为证。

北宋人吕陶《百合》诗云:

盛夏众芳息,景物殊寂寥。庭前有百合,颖然学春娇。

数枝己耸茂,百朵尤富饶。拥蔽因巨叶,纷数假长条。

吐秀偏得地,争妍欲干霄。素粉间璎珞,轻黄染琼瑶。

静若宝幢植,动如鸣佩摇。尽向杲日丽,不畏炎风飘。”

又:宋人王之望《山居》诗:

“山居入长夏,草树绕我屋。微风披拂之,有声来肃肃。

葳蕤摇散影,掩冉飘暗馥。百合开数花,孤芳更清淑。……”

又:明*朱朴《赵千里画夏景》:

“积雨新晴涨溪水,黄鹂交交啼不已。南风微动水晶帘,百合花开绿阴里。”

以上三诗中的“盛夏”、“炎风”、“长夏”、“夏景”、“南风”等词,均指明百合花开时乃夏季也。

农历六月安吉董岭,山中百合花开

在董岭村,邂逅了两种百合花。一种生长在山核桃树下,野茶蓬边,应该是天目山的原生植物,开白色的花;另一种被种植在山庄院落中,有两株甚至是养在花盆里,开近乎红色的花,花瓣上有黑点。

安吉董岭,山家院落中百合花(百合之卷丹花)

明代《群芳谱》云:“百合,一名摩罗。春生,苗高二、三尺,干粗如箭,叶生四面如鸡距,又似柳叶,青色,近茎微紫,茎端碧白,四、五月开花,甚大。有麝香、珍珠二种。麝香,花微黄,甚香。珍珠,花红有黑点,茎叶中有紫珠。”

李时珍《本草纲目》言百合是“一种三类”,云:“百合叶似短竹叶,不似柳叶。五、六月茎端开大白花,长五寸,六出,四垂向下,色亦不红。红者叶似柳,乃山丹也。又云,红花带黄而四垂,上有黑斑点,其子先结在枝叶间者,卷丹也。盖一种三类。”当然,今之中外百合花,品类就更多了。

百合花之山丹

《本草纲目》还说:“(百合)根似蒜而大,重叠生二、三十瓣,《尔雅翼》云:小者如大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言百片合成也。

由此可见,百合之名,源自于其根部特征:如蒜,故又名蒜脑薯。李时珍言“一种三类”,指的是花,白花的就叫百合花;红色的叫山丹花;红花带黄的叫卷丹花,山丹花与卷丹花,皆属百合(今植物分类上同属百合科百合属),古人也有诗咏。

如南宋*林希逸《山丹已盛》诗:

“夏半葵榴亦顿空,临池还未见芙蓉。花神也念翁岑寂,数本山丹著意红。”

如明*祁顺《卷丹花》诗:

山城地僻嘉卉悭,居人植花多卷丹……春风桃李初阑珊,此花吐艳当晴轩。芳心寂寞凝丹粉,锦片分明洒墨痕。一年一度逞颜色,秋去条枯了无迹。根藏生意待东风,又见亭亭高数尺……”

清*郎世宁《百合牡丹图》局部,图中百合花,应是卷丹品种。

查得最早咏百合的诗为南北朝时西梁皇帝萧察所写,其《咏百合诗》云: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诗中云“开花无异色”句,应是指白百合花。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居处名龟堂,在七十岁那年,在窗前种花怡情,曾作《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种之。戏作(1194年2月)》诗:

“方兰移取遍中林,馀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五年后,陆游又作《北窗偶题四首其一(1199年3月)》诗:

“两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诗中的香百合,开花应是白百合花,粉长春指粉色的月季花。

清代乾隆帝(弘历)题百合花画诗,也记得陆游与香百合的故事。其《题金廷标杂花四种*其三*百合》诗云:

“素质应羞时世装,陆游家蓺两丛芳。不曾睡鸭夕薰换,扑鼻居然百合香。”

百合花图

明*王世贞《江南曲其二》:

“庭前百合花,露冷胭脂赤。对镜理新妆,羞他好颜色。从此不簪花,恐欢心更易。”此诗中的百合花,颜色是“胭脂赤”,或就是山丹花。

明末清初*何巩道《百合花》诗,说与百合花对坐,如高人与静女之清,如春山与秋水之逸,:

“疏帘草绿意方閒,偶得名花坐对间。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

珊瑚低挂摇冰茧,蝴蝶双飞弄玉环。倚醉夜深香冉冉,不知明月照柴关。”

刘海粟《百合花》

今人们对百合花的花语有多种解读,不同颜色的百合花有不一样的寓意在焉。古人对百合花的寓意也有各种解读。如清乾隆帝言百合中的山丹花是“寸心自丹”。其《山丹》诗云:

“宜家亦宜野,百合赭红攒。金蹙才人句,朱相仙子冠。

影含风态娜,润带露光漙。设拟山中相,寸心犹自丹。”

又乾隆的题画诗《钱选锦葵百合》云:

“葵花黄映百合白,漫议风吹弗递香。意寓丹心虽向日,先容有藉亦其常。”

再读读佛家僧人的百合花花语;山中隐者,孤标独立,清静自爱,有林下之风。

明末清初*释函是《百合花用足两韵二首》诗:

其一

花以无名胜有名,野林僻径称山情。微风度水香宜远,高日眠云梦不成。

遁世岂矜尘外见,近人最是热中清。折来未必供幽赏,独忆当年溪上行。

其二

影落荒林静者知,微香不与众芳期。云深绝壑水流处,月静高空雨过时。

邂逅芝兰随臭味,穷通山日自葳蕤。从来物理多同异,指点川原付画师。

明末(南明)的另一高僧释今严作《百合诗》诗,认为百合花虽是“一物之微”,但有有“足多”的品格,其诗序云:

百合花,卉本之清标者也。

予昔在广,于友人亭榭间见之,云致自罗浮百花涧中。

丙申入庐山栖贤谷,破寺茅斋,蓬蒿没人,荒陂石壁间,兹花殊夥。折之瓶盂,把玩朝夕,得其性情,明其分量,委其标致。

夫其敷于炎夏,荣于酷暑,则其刚方也;

榛芜错之,翘然独秀,则其孤往也;

静夜而芳烈,沉阴而洁鲜,则其冥行也;

色悴于日中,气敛于景侧,则其知时也。

若夫名未通于三百,芳不着于楚辞;愚谓见遗夫古人,而不知善藏其用也。噫一物之微,有足多者,感而赋之,贻诸同好焉。

其一(言百合花荣于炎暑之刚方与翘然独秀之孤往)

石壁西边古涧东,绿陂浓荫隐香风。孤根寄去一丘外,素蕊开时六月中。

嘒嘒晚蝉山寂寞,泠泠疏磬月朦胧。闲心此际分明极,玉质幽香迥不同。

其二(言百合花不为名利所动,清绝不欲人知。

未得芳名挂楚辞,都缘清绝畏人知。休誇玉树临风好,想见红蕖映日时。

姑射山头空有梦,蕊珠宫里正相思。可怜影没荒岑外,惆怅残阳欲待谁。

其三(言百合花静夜芳烈、沉阴洁鲜之冥行)

暗香浮动又斜晖,几度临风入素闱。名士握来当玉麈,仙人携去绽云衣。

木兰形似神偏瘦,杜若芳同体较肥。相对每宜人定后,夜钟微月屡开扉。

其四(言百合花之知时自爱。)

不堪鶗鴂最先鸣,冒雨开残暑未清。檐卜将来何所似,优昙恐是有虚名。

白云只可自怡悦,流水翻能移性情。一自与君投分后,几多怀抱付他生。”

古画:《柿子百合如意图》

百合花(包括卷丹、山丹)之百合,指其根部,不仅是一味有名的中药材,古人们借此比兴咏诗,如明末诗人屈大均两首《古意》诗:

其一“赠欢百合根,根比(番韭)花好。大小总骈头,瓣瓣长相抱。”

其二:“百合蒜可怜,根根皆百合。赠郎百合根,花叶休相杂。”

诗自注:(番韭):百合蒜也,根以众瓣合成,状似莲花。

人们也以百合入画,寓意百事合意。网上有一幅古画局部,可能是清代画家邹一桂的画,查得清乾隆有诗《题邹一桂画册*其十四*柿子百合如意》诗

“柿子赩珊瑚,百合攒球玉。旁置铜如意,青缛其首曲。

因名譬字取义巧,百事同希如意好。栽者培之倾覆之,人愿天从仍自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