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无籽西瓜、无籽葡萄,你敢放心吃吗?

市面上的无籽西瓜和无籽葡萄,一般可放心食用。它们分别通过杂交和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未引入有害物质。但需注意适量食用,过量可能导致糖分摄入过多,且特殊体质人群应谨慎食用。

相关阅读延伸:

曾经在某问答上看到一个问题,“市面上无籽的葡萄和西瓜可以吃吗”。按说一个人能上网会打字,这智力水平就不算太低了,不应该问出这种弱智问题。能够合法售卖的水果肯定就能吃啊,有什么好问的?但是我喜欢这种问题,因为高深的问题我解答不了......

无籽不是新鲜事儿,我们所见到的每一枚香蕉都是无籽的。香蕉是小果野蕉的三倍体品种群,完整学名为Musa acuminata (AAA Group, Cavendish Subgroup),三倍体植株无法正常形成种子。为毛没人对香蕉能不能吃产生疑问呢?因为香蕉无籽似乎是自古有之,其它水果则可能是新近出现的。人们对新技术总是惶恐的,尤其是生物技术。

西瓜无籽的原理和香蕉一样,也是三倍体植株。正常的西瓜都是二倍体,要想变成三倍体可不是乘个1.5就能办到的。必须先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西瓜进行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而成四倍体西瓜,然后用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种子即为三倍体西瓜。这些种子种出的植株,就会结出种子败育的“无籽西瓜”来。就冲这麻烦劲儿,无籽西瓜贵个两三倍,可以理解吧?

三倍体必然是断子绝孙的,但无籽的水果却未必都是三倍体。有些水果的子房可以不经受精而发育成果实,果实不含种子,称之为“单性结实”,比如脐橙、温州蜜柑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还有一种“伪单性结实”,其实是种子败育,即在种子很小的时候发生了胚胎放弃,而使得种子保持很小和败育的状态。不论是单性结实,还是种子败育,都会偶尔以基因突发的形式出现。这些“断子绝孙”的突变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手段来得以开枝散叶。

葡萄的情况略复杂,既有能单性结实的品种,也有种子败育的品种,这些都是天生无籽或接近无籽,著名的汤姆森无核葡萄属于后者。但是,无籽的葡萄品种毕竟不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了它们之外,还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诱导单性结实。使用较多的是“化学诱导”,即用赤霉素等浸泡葡萄的花,可以让葡萄结出饱满无核的果实来。各位观众,这就是传说中的“抹避孕药”了!

赤霉素当然不是避孕药,而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你也可以叫它植物激素----虽然它不是避孕药,但我相信不少人看见“激素”二字就慌了。淡定一些,植物和动物分化已久,彼此之间有霄壤之别,对植物有用的“激素”通常对动物全然不起作用,反之亦然。

水果无籽无疑是件好事儿,让吃货可以酣畅淋漓地享用水果,而不必担心种子破坏整体愉悦感。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技术手段让一切水果无籽,但有些水果却不宜或不必这样。比如石榴,其可食用部分就是种子的外种皮,实为种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种子没了,外种皮自然也就没了。还有桃、杏、樱桃等核果,没种子只是没桃仁杏仁,内果皮发育而成的硬核仍在,完全木得意义。

有人会说,这些东西总归是违反自然,不正常的东西吃下去能好吗?拜托打听一下,我们所栽培、驯化的动植物,又有哪一种是正常的?听说过吃发苦的瓠瓜中毒的事儿吧?对于瓠瓜来说,味儿苦才是正常的,正是人们的长期选育才使得其葫芦素含量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难免会有个别恢复本性的,这情况有可能要人命。

上天有好吃之德。对于一切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助于吃的更多吃的更好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我们都应持有开放接纳的心态,你所需要的“自然”,自打农业诞生起就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