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匍匐茎是马铃薯植株基部地下茎节发生的侧枝,沿土壤表层水平方向生长。它是由地下茎的节上腋芽长成,其形成受栽培条件如播种深浅、覆土厚薄、培土高低等以及温度因素的影响。
相关阅读延伸:
>本文系作者一直勇往直前不放弃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匍匐茎的发生是马铃薯形成块茎的必备条件,是形成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匍匐茎是马铃薯植株基部地下茎节发生的侧枝,具有伸长的节间,着生螺旋分布的鳞片叶,顶端呈弯钩状。与普通侧枝明显不同的是,匍富茎顶端具有一个较长的染色很深的高密度细胞分生组织圆柱,其分生细胞的数量远多于普通侧枝顶端的分生细胞。
一大堆马铃薯
马铃薯块茎的发育包含以下5个步骤:匍匐茎的发生、匍匐茎的伸长、匍匐茎纵向生长停止、匍茎顶端辐射生长、块茎发生和膨大。因此马铃薯能形成多少块茎,主要取决于主茎上所发生的茎形成块茎的各种条件,即受到匍匐茎发生的位置、发生时间、数量及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洗干净的马铃薯
(一)匍匐茎形成的时期和条件
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出苗后7~10d发生匍匐茎,出苗后15d前后就能够形成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总匍匐茎数量的50%以上。形成匍匐茎后,匍茎的尖端最先膨大开始发育进而形成块茎。当地下部分产生匍匐茎时,地上部分芽上的幼芽开始产生幼茎。通常植株长到团棵期开始有块茎发生,此时花芽分化于主茎顶端,匍匐茎出现生长停止。当地上茎继续生长的同时,匍茎停止伸长并在第一和第二节上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块茎形成始于开花前后。研究表明,开花时期和块茎形成时期并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
马铃薯开花
(二)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状况对地下匍匐茎形成的影响
匍匐茎的发生是块茎形成的开始,主茎任何节位都可以产生匍匐茎,匍匐茎的形成与叶片的数目和光合面积有关。有报道认为,具有一定大小的光合面积是形成匍匐茎的物质基础,幼苗期形成较大的叶面积对匍茎的形成有利,光合系统的质量也与匍匐茎的数量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因为匍茎的发生和形成同地上幼茎叶的生长在同时期,对光合产物的分配存在竞争,所以茎因叶片数的增多而减少,但增加矿质养分供应可以促进匍匐茎生长,施P处理较之未施P处理,形成的匍茎数量要多,因为增施P肥有利于早发苗,促进了匍匐茎的快速建成;高K处理则对匍茎的早期形成略有抑制。对多种肥料进行组合配比,匍匐茎的形成稳定增长,可见,适宜的N、P、K肥配比有利于匍匐茎的适时建成,形成较多的有效匍匐茎。
马铃薯匍匐茎
(三)匍匐茎的数量与块茎分化的关系
由于发生匐茎受栽培技术、自然条件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匍匐茎不是都能够形成块茎。研究表明,在马铃薯主茎任何节位上可发生一个匍匐茎,有时也发生2~3个。在正常情况下,匍匐茎的成薯率因不同品种存在差别,一般为50%~70%,匍茎数量越多,形成的块茎数量越多,未膨大发育成块茎的不良匍匐茎,生长到后期大多数会自然死亡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