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有的“顶级国宝鸭”,比大熊猫更罕见!育儿方式还很残酷?

我国独有的“顶级国宝鸭”指中华秋沙鸭,比大熊猫更罕见。其育儿方式看似残酷,实则为了让幼鸭尽快适应野外环境,父母会教导幼鸭跳下10至15米高的巢穴到达水面,这是帮助幼鸭勇敢适应环境的关键一课。

相关阅读延伸:

鸭子作为六禽之一相比大家再熟悉不过,农村基本上都会自己养一些鸡鸭,用来宰杀食肉。可是你知道吗?有一种鸭子是我国特有品种,比大熊猫还稀有,古老独特的野鸭,被誉为“国鸭”。

这“国鸭”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跟普通的野鸭子有何不同?

水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

阳光灿烂的四月,经历过寒冬的长白山到处都是白雪皑皑,似是一座冰雪世界。在太阳光温暖的照耀之下,冰雪初融,初现生机。虽没有到春暖花开之际,但那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动物已悄然而至,纷纷游进了清澈冰冷的溪流之中。

仔细一看,在水上欢快游玩的似乎是野鸭子。它们的浮在水面上,脚蹼不停地在水下滑动似是“螺旋桨”,时而嬉闹时而扎入水中捕食。

这“野鸭”头上戴着霸气的羽冠,黑色的羽毛从头部延伸至背部,到尾部颜色渐淡变成了灰色,侧边白色的羽毛夹杂着黑色,越到腹部颜色越淡。可再仔细一看,它们的嘴巴又长又窄,是艳丽的红色,跟一双红掌上下呼应,竟不像鸭子,反而像是某种鸟类

若是你在野外看到了这模样的“野鸭”,千万不要以为是上天的恩赐的食物。它们可是国一保护动物,比大熊猫还稀有的中国特有动物,中华秋沙鸭

中华沙秋鸭属鸟纲鸭科动物,又被俗称为鳞胁秋沙鸭,体长约为49-63厘米,重800-1170克。它们尤其喜爱出没于湍急的河流以及湖泊之中。

每年4月中旬,它们便会沿着山谷之中的湍急河流来到长白山1000米海拔处,这里也是中华秋沙鸭的秘密天堂。

一个猛子扎入水中,不一会儿功夫就啄到了一条小鱼,露出水面之后几口就吞入了腹中。它们的嘴尖处略微弯曲,以便于更好地啄虾子、小鱼,嘴巴两边带有锋利的锯齿状,能够稳稳地咬住猎物,让猎物无处可逃。

它们经常3-5只为一个小单位活动,主要以鱼类、昆虫、虾为食,有时候也会啄食野草保持营养均衡。

中华秋沙鸭生性十分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从水面起飞。飞行时它们的脖子伸得笔直,整个身体呈现“一”字,就像是大雁一般。不过它们这身材要比大雁肥硕得多,较为浑圆。

能够被划分为国一保护动物,是因为它们的数量极其稀少,全中国不超过1000只,属于我国特有物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

它们还是我国最古老的野鸭品种,最早出现于第三纪冰川期,距今约有一千多万年,是实实在在的“活化石”。

独特繁殖方式,出生后从10米高空跳下才能生存

同样都带“鸭”,我们饲养的普通鸭子都是一雄配多雌,雌鸭产卵之后自己孵化,雄鸭子不闻不问完全是甩手掌柜。但中华秋沙鸭却不同,它们通常是一妻一夫制,偶尔会出现一雄二雌。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动物们繁殖的季节,这时候它们便会成双成对在水面出现,一块嬉戏。4月中旬,雄鸭便会寻找河附近的天然树洞,为妻子繁育后代做准备。

它们会选择十米以上的树洞作为巢穴,在树洞之中铺上柔软的木屑、杂草,最上方覆盖上一层厚厚的鸭绒,打造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小喔。

雌鸭通常一天产一枚卵,产到8-14枚卵便会开始孵化。孵卵期间雌鸭在洞穴内很少出门,只有中午会外出一小时捕鱼果腹。雌鸭出门的时间跟次数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调整,温度较高的晴天会出门略久,出门的次数也比较多;阴雨冷天便会很少出门。

需要28-35天的时间,幼鸭才会破壳而出。然而,中华秋沙鸭可不会像鸟儿一般每天叼着食物回来喂养幼崽,这些破壳的幼鸭等身上的羽毛干了,就能够逐渐站立行走,远比破壳的鸟儿发育快得多。

这些刚刚破壳而出的雏鸭,将会面临一个重大生死抉择,它们需要从10米多高的树洞一跃而下。雏鸭等到幼崽全部破壳而出,便会作为表率第一个从树洞之中飞到地上,好像再说“来吧,孩子们像我一样勇敢地飞下来!”

这些刚刚破壳没多久的雏鸭,羽翼尚未丰满,胖乎乎的身体搭配上短小的翅膀,根本不会飞,只能用“扑棱”二字来形容。

从十米多高的树上一跃而下,是它们的生死关头,一跃而下可能会摔死,也有可能存活,但是不敢跳下那便只有一个结局,在树洞里饿死。

勇敢的雏鸭扑棱着翅膀爬到树洞旁边,没有丝毫犹豫地跳下,在空中扑棱着小翅膀来保持平衡,来缓冲一下下降的速度。不过翅膀实在太小,没有什么作用,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便掉落在地。

还好地上的落叶跟草比较旺盛,能够很好地做缓冲,小鸭子落地的瞬间被弹起在坠落到地上,毫发无伤。等到所有的幼鸭都跳落下来,雌鸭便会带着这些小家伙穿过森林去到河水之中学习觅食技巧。

雌鸭在带着小鸭子学习技巧之后,还会再次飞到巢穴之中检查,是否还有遗漏的孩子。在冬季来临,迁徙之前这些幼鸭必须要学会如何捕食、躲避天敌、飞行。120-150天时间这些稚嫩的小鸭子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可以自己独立生活了。

到了落叶萧瑟的秋季,寒意逐渐袭来,它们便会大部队聚集在一块为迁徙做准备,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巢于树,栖于溪,春季至,秋季迁,这边是中华秋沙鸭每年重复的生活。

给中华秋沙鸭安个家

由于中华秋沙鸭数量稀少,为了能够让它们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在不少老榆树上给它们安上了家。枝繁叶茂的榆树上,安装了适合它们繁殖的人工巢穴,像这样的巢穴超过200个。

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是它们主要的繁殖地,2015年起林业局开展了保护行动。考虑到天然形成的树洞数量稀少,一个符合繁育的树洞坑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为了让它们将队伍繁殖壮大,林业局做出了修建人工巢穴的决定

2019年人工安装的巢穴已经超过200个,已经有不少被中华秋沙鸭使用了。

中华秋沙鸭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了解完中华秋沙鸭之后,可能很多农村的小伙伴会感到有些不解。因为农村经常会在野外经常会看到数十只甚至上百只在湖泊之中游泳进食的场面,数量并不少。莫非我们所见的秋沙鸭跟中华秋沙鸭不是同一物种?

的确,较为常见的是普通秋沙鸭,它们的名字很相似,二字之差却天差地别

首先,它们的羽毛颜色就有较大区别。普通秋沙鸭鸭头延伸到背部是黑褐色,阳光下能够看到明显绿色金属光泽,脖子下方延伸至腹部为白色;雌鸭头顶到后颈是棕黑色,两侧灰色带白斑。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华秋沙鸭的头上带有漂亮的羽冠,普通秋沙鸭没有。

其次,普通秋沙鸭在数量上完全碾压,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在我国数量超过3000只,北美越冬的数量更是超过16万只,数量众多,属于无危动物。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有品种,只分布在我国中部、南部,还有少量会渠道俄罗斯、朝鲜、韩国、泰国等地越冬。数量稀少,1989-1990年只检测到28只,1990-1991年只记录到20只,即便是现在数量也未超过1000只,十分稀有

虽然最近十几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保护中华秋沙鸭,但随着人类的活动导致水体污染、捕鱼过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它们的生存现状依旧处于较为艰难的境地。

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还需要我们共同付出实际行动。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有人见过中华秋沙鸭吗?欢迎留言评论,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与见解!

#2024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