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和小张,不同两代人,种姜各有谱,收入真羡人

老王与小张,虽非同代人,却皆擅种姜。老王凭老谱,经验丰富;小张用新法,科技助力。两人各展所长,种姜之道各具特色,最终收获满满,收入颇丰,令人称羡。姜田丰收景,两代共辉煌。

相关阅读延伸:

前言

生姜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作物,在我们安丘地区有很大的种植面积。毕竟山东安丘是我国著名的生姜生产出口基地,保守估计,安丘生姜种植面积也有20多万亩,年总产量达到80万吨,产值30多亿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安丘有近5万亩生姜基地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安丘大姜"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且还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生姜的高端产品生产优势较强。


下面介绍本文的两个主演。老王,安丘市某村人,年逾半百,种姜已有二十多年,他家一般每年种植生姜15亩,除去不确定年份,如发生贸易摩擦造成出口不畅等,一般年收入近20万元。小张,安丘市某某村人,年仅三十挂零,种姜三年余,他家一般种植生姜10亩,另外成立了生姜生产和加工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20多人,每年的生姜生产和加工收入30多万元。

好了,介绍完了俩演员,现在就让他们各自进入自己的剧情里,展示他们的"表演"技术。

一,老王的种姜经

1,努力争取公司订单生产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限制减少,但贸易技术壁垒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只有争取到出口配额的公司订单后组织生产,才可保证万无一失,确保收入。

在这一点上,因为老王是种姜"老把式",且他的生姜种植面积较大,再加上老王所在村委一班人的积极争取,他所在村的姜农与公司签订了部分订单合同。

2,确保生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因为有订单合同约束,老王在订单公司的组织下,统一姜种,统一肥料,统一农药,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并实行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提高了生姜的生产信息化水平,这样就解决了生姜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而避免因贸易摩擦或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失。

老王因严格按照订单要求来生产生姜,所以他所生产的那三亩生姜都被订单公司收购。

3,重视有机生姜等高端产品生产

安丘生姜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据县志记载,在明万历年间就有零星种植,50年代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安丘姜农的管理经验丰富,选择适宜地块,发展有机生姜生产条件较好。


关于有机生姜生产,老王的经验是积极挂靠龙头企业,实行基地化管理。他自家的3亩有机生姜作为农业企业基地的一部分,一方面有机生姜生产宜规模化,一家一户小面积不可能生产有机产品,另一方面,农业企业把姜农纳入自己基地的一部分统一管理,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有机基地规模扩大和管理,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老王的那3亩有机生姜尽管产量不及普通生姜,但由于管理,销售都不用发愁,价格高于普通生姜的好几倍,最终收入也是普通生姜的好几倍,老王乐得合不拢嘴。

4,老王的"四招"土经验

1,套种

老王采用了生姜,西瓜等套作栽培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效益。

2,保护地栽培

老王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生姜,鲜姜可以提前上市。通过近十多年的生产摸索,老王发现市场上鲜嫩姜的价格要比老姜高出一倍多,于是他从2008年起阻地建起了4个大棚,每个大棚种姜2亩以上。10亩大姜由于种得早,收获也早,全部出售鲜嫩姜,尽管亩产量仅有3000公斤左右,但每年都是在8月初即可上市,9月销售完毕,由于上市早,价格要比老姜高出一倍以上,再加上一茬西瓜的收入,总收入相当可观。

3,用泥灰土种植生姜

老王是一个脑筋比较活泛的人,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很快。因其生姜种植面积大,加上村里和龙头公司经常组织出去学习经验,老王对泥土灰种植生姜很热衷,因其生态,高产又高效。于是,老王就在每年的夏秋之交,把田头地边的柴草割个精光。他说这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除鼠除病虫,让老鼠,病虫无处安身。二是可以利用这些柴草烧泥土灰。


无论种什么庄稼,泥土灰是很好的肥料,既生态又不会伤苗,还可提高产量。他用泥土灰种植的12亩生姜,总产量达到了75吨以上,而且生姜的色泽好,病虫害极少,客户乐意要,而且价格还高。

4,人无我有,赚取差价

2009年,老王种了8亩生姜,当年的鲜姜收购价格是4元每斤,价格相当不错,导致其他姜农大量抛售生姜,但老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将4亩地的生姜全部贮存起来,一斤一两也不卖。到了2010年的春天,大批姜贩子四处收购姜种时,老王的姜种开始上市,售价达到了每斤7元,但却成了抢手货,与卖鲜姜相比,多赚了5万多元钱。

老王的这套"人抛生姜,我储姜种"的办法,打好时间差,让1斤的鲜姜卖出了2斤黄姜的价格。多贮藏了半年,又卖出了一斤黄姜高出2斤鲜姜的价格。你说老王精不精?老把式!

老王的表演结束,精不精彩,演技如何,请各位看官点评。下面有请小张来表演。

二,小张的种姜经

1,重视生姜品牌培育,确保产品质量

小张所在村的土壤呈微酸性,富含钾元素,有机质丰富而且通透性非常好,非常适合种植生姜,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姜种植村。

小张四年前在外面创荡了好多年,靠铝合金生意赚了不少钱,回家以后,就充分利用本土条件的优势,注册了某某生姜生产和加工专业合作社。他们首先注册了生姜商标,努力统一生姜种苗,农资和管理,他们合作社生产的生姜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收购或加工企业的认可,基本可实现订单生产,很少出现价格波动大,收入不稳定的现象。


2,打通网络销售渠道,确保增产增收

小张年纪较轻,思想活跃,他利用自己的网络知识,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生姜网络销售平台,可面向全国销售生姜和初加工产品。自己也成了一些生姜收购客商的代理,不仅为当地姜农销售了产品,自己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收益。

3,注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针对生姜新品种改良,新农资产品的应用等,小张通过各地客商提供的信息,总能先发现,先引进,然后在自己的姜田里进行小面积的试种试用,一旦自己感觉确实能够增产增效,那就毫不犹豫地将其引进,推介给本合作社的社员用,不仅自己受益,而且还带动了其他生姜种植户致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小张的表演也结束了。至于老王和小张表演的如何,演技咋样,主持人我在这里不作评判,各位亲们来做评委,恭请大家打分吧。


通过以上事例的介绍,希望其他生姜产区的姜农从中受到启发,以提高当地生姜的生产效益。作为一个农资经销商,也是一个生姜种植者,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种植生姜来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