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怎样养成的?养殖中还需要给珍珠贝做“手术”

珍珠养殖是通过在珍珠贝体内植入细胞小片或珠核,刺激其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的。养殖过程中,确实需要给珍珠贝做精细的“手术”,以确保珠核或细胞小片正确植入,并促进珍珠的顺利生长。

相关阅读延伸:

说起珍珠,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项链等名贵首饰。其实,珍珠不仅是漂亮美观的装饰品,同时也是珍贵的中药材,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时所用的解暑药就是用珍珠制成的,中医上将这种解暑药称为“诸葛行军散”,主要起到清热解毒、消炎生肌的作用。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珍珠是合浦珍珠,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用淡水河蚌进行人工育珠了,培育出来的“佛像珠”誉满天下。明朝弘治十二年,合浦人在当地采捕了28000多两的天然珍珠,各种珍珠制品盛极一时。

淡水贻贝中的天然珍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珠母贝的人工育苗和插核实验取得成功,为大型珍珠的人工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开启了国内大规模的商业性珍珠养殖。

人工养殖的珍珠贝

那么言归正传,珍珠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水产养殖上,能够孕育出珍珠的贝类称为珍珠贝,比如牡蛎、三角帆蚌、大珠母贝、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等都可以称为珍珠贝。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讲,珍珠是由珍珠贝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分泌的珍珠质包裹着一个内核累积形成的一个近似于球形的物体,其主要成分是95%左右的碳酸钙和4%-6%的壳角蛋白

关于珍珠的成因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内因说、外因说和组织畸形增殖说三种。

  • 内因说:珍珠的形成是因为贝类的外套膜上皮细胞发生了病变
  • 外因说:珍珠是在外来物质的刺激下形成的,比如沙粒、寄生虫、卵、软体组织等。
  • 组织畸形增殖说:在外来的机械、化学刺激作用下,贝类的珍珠质分泌组织发生了畸形增殖,畸形的后果就导致了珍珠的产生。这种观点是珍珠贝所发生的组织学变化的角度来阐述的。

实验和生产实践都证明,三角帆蚌、珠母贝、鲍鱼、牡蛎等贝类在受到外来异物的刺激时,分泌珍珠质的上皮细胞都会产生异常增殖,包裹着异物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在形成后,细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高柱状变成圆筒状,最后再变成扁平上皮细胞。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如果外来异物是软体组织、没有固体颗粒,就会形成无核珍珠;如果外来异物中有固体颗粒,就会形成有核的珍珠。根据这一现象,养殖生产上通常用通过移植外套膜小片珠核的方式来创造出有核的珍珠。

▲▲清晰可见的珍珠囊

珍珠体内的钙质和壳角蛋白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民间有句俗语叫“吃啥补啥”,珍珠贝的钙质就是从食物中吸收的,它还可以直接从海水中吸收钙离子,这是钙质的两大来源。

这些从环境和食物中吸收的钙质被输送到可以分泌珍珠质的组织细胞内,然后在软骨素硫酸盐、碳酸脱水酶等作用下形成了沉淀的碳酸钙,这些碳酸钙牢牢包裹着外来异物,越积越厚。

另外4%-6%壳角蛋白是由碱性蛋白和多糖类物质组成。钙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磷酸盐等产物,这些产物与变性之后的碱性蛋白一起形成了壳角蛋白。碳酸钙与壳角蛋白紧密结合就形成了珍珠。

人工养殖的珍珠,质量划分也有等级划分

市面上的珍珠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的都有,具体的价位要看珍珠的等级,也就是从珍珠的光泽度、圆度、瑕疵度、匹配度四个维度来评估,达到4A品质的珍珠最好,价格也最高。

▲▲贝壳上的珍珠

人工养殖的珍珠根据外观、色泽、质地等性状,可以分成好多种类型,具体如下所示:

良 珠:正圆型,质量好;

尾巴珠:表面有突起;

异形珠:质量较好,但呈水滴或葫芦状;

污斑珠:表面有小块黑斑;

污 珠:珠核与珍珠层间有有机物质填充;

薄层珠:珍珠层较薄;

壳皮珠:俗称泥珠,壳皮质;

棱柱珠:棱柱质;

复合珠:部分为珍珠质,部分为壳皮质或棱柱质;

素 珠:未涂上珍珠质的珠核。

珍珠要想长得好,还得做“手术”

给珍珠贝做“手术”,其实就是用人工将外套膜小片珠核转移到珠母贝的外套膜内。

  • 1.外套膜小片的获取

小片贝是提供外套膜软体组织的小规格贝类,又称为细胞贝。在生产上一般选择壳高在6cm以上、年龄为2-3年、长势健壮的贝类作为小片贝。

小片贝选好后,直接切断闭壳肌,打开外壳。去鳃之后取下外套膜组织,之后将外套膜排列整齐,按照一定比例切成正方形的小片(如下图所示)。一般来说,方形小片的大小是珠核直径的1/3到2/5,这个尺寸非常重要。如果切得过大,后期形成珍珠的速度就太快,畸形的珍珠数目就会增多;如果切得过小,就容易遗失脱落,产生素珠。

▲▲取下小片贝的外套膜组织,将其切成正方形的外套膜小片

  • 2.外套膜小片的处理

方形小片切好后不能直接导入到珠母贝的外套膜上,要先经过3%的红汞、结晶紫、中性红等消毒染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干燥的环境和淡水对外套膜小片细胞的杀伤力很强。干燥6小时后,1/3的小片细胞会死亡,畸形率超过30%;在淡水或者当盐度大幅下降时,30分钟内小片细胞就会不正常,90分钟内就不能够形成正常的珍珠囊了,珠母贝也不会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

  • 3.珠核的准备

珠核,其实就是固体颗粒。生产上一般用河蚌等的贝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将其制成球形的固体。打光后的珠核,直径在3.1-5.0mm的称为小核,在5.1-7.0mm的称为中核,直径在7.1-9.0mm的称为大核,直径超过9.0mm的称为特大核。

  • 4.“手术”的过程——插核

首先将珍珠贝固定,用镊子打开一条狭窄的缝隙,这就是运送珠核与外套膜小片的通道,操作的时候先放入珠核,再用镊子放入外套膜小片,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手术”的过程

插核时要小心谨慎地操作,尽量不要损伤珍珠贝的内脏器官。同时珠核的位置要紧贴在外套膜小片的外侧面,插核的速度要又快又稳,这样能减少对珍珠贝的伤害,提高成活率。

手术之后,珍珠贝要经过20-25天的恢复休养时间,也就是要将亲贝被放置在海流平稳、饵料充足海域中养殖。一般来说,要形成小规格的珍珠要经过0.5-1年的时间,1.5-2年才能形成中等大小规格的珍珠。

珍珠贝的养殖模式

我国的海水珍珠养殖品种以合浦朱母贝(又叫马氏珠母贝)为主,淡水养殖品种以三角帆蚌为主,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浮筏吊养

以马氏珠母贝为例,浮筏养殖的成活率可以达到38.2%,筏架主要是由浮筏网笼两部分构成。

  • 浮筏:一般采用毛竹铺设,单独一个浮筏的规格为12m×10m,浮筏内部的间隔为38cm,固定连接处可以用镀锌的铁丝捆扎。每个浮筏搭配26个泡沫的浮球,浮筏的位置通过铁锚固定。
  • 网笼:网笼根据养殖水体的深度分为两种类型,深水区就用锥形的网笼,直径为40cm,高为40cm;浅水区就用盒型网笼,规格为40cm×40cm×10cm。


浮筏与网笼

为了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吊笼的深度。比如春季水温逐渐升高,这时候要将珠母贝吊养在2米之内的水层;夏季表层水温过高,此时应将吊笼调整到2.5米以下的水层;秋季与春季类似,保持在2米左右即可;冬季为了保温,将吊笼要放在3.5米以下的水层。

通过上面的调整,还可以有效地避开藤壶、海绵、海鞘等敌害生物的附着,为朱母贝的生长提供安全的环境,这是提高成活率的另一个因素。

通过在海区立体吊养,综合利用了海区的营养与空间。在饵料充足的海域,马氏珠母贝生长快、体质强、个体大,可以插入6mm以上的珍珠,经济效益还是相当不错的。

▲▲珍珠贝的浮筏吊养

淡水珍珠养殖的困境: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珍珠养殖既有淡水又有海水,其中淡水珍珠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产量占95%),养殖高峰期的面积达到了5670公顷,但是淡水养珍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海水也有污染,但相对较轻)。养殖污水得不到处理,因此很多省市都取缔了淡水珍珠养殖,其中湖北浙江两个省份更是在全省范围内限禁珍珠的养殖。

淡水的三角帆蚌等是以水中的藻类为食物的,为了培养高密度的藻类,很多养殖户在利益的驱动下,向水体中投放大量的肥料,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在养殖密度上,每亩水面养殖珍珠蚌600-800只是比较合适的,但事实上,很多养殖户一亩水面上吊养了1200-1500只蚌,最多的达到了2000只,由此造成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

养殖淡水珍珠而产生的污水发黑发臭,没有经过水质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沟渠中,会造成公共水域的污染。再加上珍珠养殖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对池塘底质造成的污染严重,为此淡水珍珠养殖业曾经惨遭“一刀切”。

因此,淡水珍珠养殖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转型,发展生态养殖,积极尝试利用河蚌净化水质等措施。一只河蚌一天能过滤100多升水,吃掉的藻类相当于固定了水体中38.05%的氨氮,此外河蚌还可以富集水中的重金属,成为吸收环境毒素的“生物包裹”,当然收获的贝壳、河蚌肉不能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不仅是珍珠的养殖,鱼类、虾蟹类、藻类的养殖也都需要朝着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贝类筏式养殖

关于珍珠的形成与养殖,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您觉得这篇内容有用,那么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水产养殖# #珍珠养殖#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