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挖蚯蚓,有两种蚯蚓,一种红色,一种灰色,为什么?

蚯蚓在农村里是最常见不过的一种小动物了。因为蚯蚓可以用来钓鱼,在农村里,用蚯蚓钓鱼基本上是不二的选择。小的时候,经常会拿一把铁锹到一些肥沃的地方去挖蚯蚓,有时翻动石头,或者搬开花盆,翻动泥地里的瓦片,都可以找到蚯蚓。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像蚯蚓不容易找了。五一时,我想去钓鱼,挖了半个小时才挖到十多条蚯蚓。

农民们每次翻地的时候都会看到有蚯蚓,有些人还会把挖到的蚯蚓用个瓶子装起来,带回家去喂鸡喂鸭。鸡和鸭可是非常喜欢吃蚯蚓的。经常用蚯蚓喂鸡鸭,它们长得快,毛色也很漂亮。

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小动物,基本上在农村的任何土地里,都有可能找到蚯蚓。蚯蚓又叫地龙,喜欢吃各种腐败的有机物。所以,我们想找蚯蚓时,最好在潮湿的腐质比较多的土壤里找。在那些地方找到的蚯蚓都会特别肥,颜色也特别深。

全世界蚯蚓的品种大约有几千种,各种不同的品种,必然会使得各自的肤色和个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品种导致的差别。

不同年龄段的蚯蚓,也会有肤色的差别。一般来说,年纪越大的蚯蚓,肤色会越深。

不同环境下生长的蚯蚓,它们的体型和颜色也是不同的。这个就像其他的动物一样,比如人有各种肤色之别。

一般来说,在比较肥沃的黑土壤里,腐烂有机物特别多的,潮湿的环境下,蚯蚓伙食比较好,长得比较特别大,那么他们的颜色就会是那种深灰色的。而在一些红土壤里长大的蚯蚓,腐物比较少,一般会比较细小点,而且肤色也是红色的。

这个哪怕是同一品种,也是因为环境影响而改变了肤色。因为和土壤颜色差不多时,可以逃避部分天敌的捕杀。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红色的蚯蚓,会比较韧性点,活动能力也会强点。

当我们把蚯蚓弄断时,红色蚯蚓体内流出的东西是红色的,而深色的蚯蚓流出的东西是黑色的。这就说明了环境对它们的肤色影响了。

蚯蚓在农村实在是太常见了,有时候翻开大石头,下面往往就有好几条蚯蚓。另外农民在种地翻耕土地的时候,也常常会翻出来蚯蚓。还记得小时候,因为家里养鸭子,而过去基本不买饲料的,为了让刚买回来的鸭子快点长大,就会每天放学以后去各地寻找蚯蚓,一般在一些土壤很肥沃、潮湿的地方,蚯蚓比较多。而所挖出来的蚯蚓多数都是红色的,有些是灰色的,还有极少数的一些蚯蚓是棕色的、绿色的。那为何蚯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其实蚯蚓的颜色,和其品种及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就像人类有黑色、黄色、白色三种以后,不同品种的蚯蚓颜色也有一些区别的,并且就算是同一种类的同一个体的蚯蚓,其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体色也会发生变化的。

这是因为蚯蚓还具有一定的变色能力,会随着所栖息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在一些黑色且比较潮湿的土壤中生活的蚯蚓,就主要是以灰色、黑褐色为主。而在一些较为干燥的并且灰色、红色的土壤中所生长的蚯蚓,那么其体色就以红色为主,更多的是偏向粉红色。还有一些喜欢栖息在水中的蚯蚓会呈淡白色。

而不同颜色的蚯蚓,特性也有点不同。像最为常见的红色蚯蚓,其一般比较细长,活力也很足,用它来钓鱼,挂在钓钩上面,经过一段时间了依然还能保持活性,还会不断的蠕动。并且红色的蚯蚓还很耐用,这种蚯蚓的韧性好一些,不仅很适合穿在钓鱼钩上面,不容易从钓钩脱落,而且即便是在水中泡了一段时间,也不容易烂。当有小鱼不断来抢食的时候,也不会很快解体。再加上红色蚯蚓的腥味也比较重,很容易吸引鱼过来咬钩。再加上红色蚯蚓很容易找到,不管是自己去野外挖蚯蚓,还是去渔具店买现成的蚯蚓都很方便,所以就成为了很多钓鱼人的首选。不过红色蚯蚓很细长,这就决定了其只适合钓麦穗、白条、趴地虎、虾虎等小鱼。

相较于红色蚯蚓,灰色的蚯蚓那就是大块头了,而且腥味也要更重一些。不过灰色蚯蚓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韧性方面要差一些,在水中泡不了太久,活力也不足。但是灰色的蚯蚓却很适合在型号比较大的钓钩上使用,用它来钓黄鳝、大板鲫、胡子鲶、黄骨鱼和甲鱼等一些大型肉食鱼类是最合适的了。

这可能跟品种有关吧,还有就是生长环境可能也会影响蚯蚓的颜色。

小时候喜欢钓鱼,自己也养过蚯蚓,我们农村一般在地里挖到的野蚯蚓就是又大又肥,而且颜色是泥巴色或者灰色。

但自己用土蚯蚓做种养殖,可以让颜色慢慢改变,但需要牛屎,我们小时候饲养蚯蚓都是用牛屎饲养,保持好温度和湿度,放置在阴凉处,不要直接照晒,蚯蚓怕光,土蚯蚓到了夏季会产许多蛋,长出来的蚯蚓也就成了淡红色,与土蚯蚓就会有很大的颜色差别。

所以蚯蚓的颜色可能与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真实记录,农村生活,敬请关注【八零后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