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早 农事忙|“秸”尽所能!秸秆上“长”出“致富菇”

春来早,万物复苏,农事正忙。秸秆资源巧利用,“秸”尽所能创奇迹。昔日废弃之物,今成“致富菇”摇篮。生态循环促发展,绿色经济显成效。菇香四溢,不仅丰富了餐桌,更铺就了乡村致富路。

相关阅读延伸:

来源:【黑龙江日报】

近年来,哈尔滨市阿城区双丰街道办事处椴树村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主要通过发展农村特色菌菇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升致富能力。朵朵菌菇撑起了农民的“致富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视频加载中...

驻村工作队帮忙找到好项目

三月,正值备春耕时节,农民们忙于检修农机具、购买肥料和种子、清理田间秸秆,为即将展开的春耕生产做准备。每年此时,秸秆处理成为各地面临的难题。然而,在椴树村,秸秆却成了农户们培育紫花脸香菇的宝贵资源。

紫花脸香菇栽培技术于2020年研发成功,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酪料,在玉米地、林地、庭院菜地以鲜生状态套种栽培。它的生长周期为15~20天,夏季至秋季可以多次出菇,适合在东北地区进行种植培育。

紫花脸香菇

双丰街道椴树村党支部与哈尔滨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情况,因村施策,在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于2022年引进了紫花脸香菇种植项目。

哈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海波介绍,经过驻村工作队前期实地调研,发现紫花脸香菇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紫花脸香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食品,具有独特的花青素含量,备受消费者青睐,一直都是市场上紧俏的商品。它的种植模式简单方便,村民可以在玉米地里套种,是一个长远发展的好项目。驻村工作队联系了黑龙江常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争取了70万元的驻村帮扶资金,帮助椴树村建设紫花脸香菇菌种繁育基地。

“菌粮共生”降本增效

近日,记者走进椴树村紫花脸香菇菌厂的生产车间发现,制作菌包的原料已经准备充足。据椴树村党支部书记张力军介绍,紫花脸香菇采用玉米和林地套种方式进行种植,将秸秆和玉米芯转化为紫花脸香菇的培养基。在紫花脸香菇采收后,这些培养基就成了天然的肥料,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这种种植方式不仅解决了秸秆再利用的难题,还降低了种植成本。

菌罐发酵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种植紫花脸香菇,椴树村党支部派遣12名村民前往黑龙江常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学习菌包生产技术。2022年村里先在温室大棚里进行试种,2023年村里规划出了四亩地进行露天试种,都取得成功。

据紫花脸香菇菌厂负责人吴峻尧介绍,紫花脸香菇喜欢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在低洼地块和林地进行种植。起初,在玉米地进行试种,大多数村民抱着观望态度。2023年,椴树村迎来第一个紫花脸香菇丰收期,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据统计,紫花脸香菇亩产1000~1500斤,每亩地可以获得5000元~1万元的利润,大大提振了椴树村党支部发展紫花脸香菇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紫花脸香菇刚采摘下来就被经销商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今年,很多村民都来找我报名,争着要种紫花脸香菇。”张力军说,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增收的希望,也让椴树村加快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步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玉米和紫花脸香菇套种已经成为椴树村部分村民的主要农耕方式。他们在5月中旬开始种植紫花脸香菇,六月中旬开始收获,到八月中旬能够产三茬,还不耽误玉米收获。“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农忙时期大家无事可做的现状,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张力军说,今年,椴树村计划种植50亩紫花脸香菇,3月5日已启动菌株培育。

让小菌菇带动乡村大产业

目前,食用菌已经成为椴树村的朝阳产业,并在阿城区逐渐推广。最近,阿城区各涉农镇街的负责人纷纷前往椴树村“取经”,探讨如何推广食用菌产业。椴树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技术交流会等方式,将种植经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学习技术

“村里有信心把特色菌菇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稳定增收,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接下来,我们将扩大食用菌种植面积,创建紫花脸香菇种植示范园,建立菌种繁育、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和销售全产业链,让特色菌菇产业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张力军信心满满。

未来,椴树村还将依托村里的菌类产业园和采摘园,发展绿色生态观光采摘旅游,建设乡村民宿。游客在参观完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后,可以前往椴树村体验采摘的乐趣,并品尝绿色农产品。张力军说,通过发展乡村生态观光采摘旅游,可以扩大紫花脸香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真正让特色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视频由受访单位提供)

记者:肖劲彪;摄影:肖劲彪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