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挥种公鸡的潜能,需确保优质饲养环境、营养饲料和合理管理。保持鸡舍通风、光照和适宜温度,提供高质量饲料并适量投喂,同时定期体检、保持充足饮水,并适当运动种公鸡,以增强其体质。
相关阅读延伸:
>育雏育成及产蛋期间的管理是维持鸡群受精率的基础,每个客户都有其独特的养殖模式,但是鉴于种公鸡的一些生产特点是需要我们在实际生产中遵循并持续保持的:
1、在20-22周混群之前,公母严格分饲;
2、第7天及28天要求体重达标,这个阶段适宜的体重发育、腿及脚趾的发育非常重要,对早期的均匀度有益;
3、第一周自由采食,但是要严密监控每天的大致的料量,一周以后开始要小心分配饲料,确保育成期间正确的体重控制;
4、前4周严格控制体重,防止超标,避免6周体重大于1公斤;
5、8~10周,骨架及体重的均匀度要求大于80%,关注料分布是否均匀,料位、水位及饲养面积是否合适,推荐的养殖密度是3.5-4.5只/平方米。
均匀度
1、在12周之前可以进行公鸡选淘,淘汰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公鸡。6周时,可以选淘公鸡中的8-10%,主要淘汰外观不符或有生理缺陷的公鸡,比如体型骨骼畸形,X腿,O腿,脚趾弯曲,体重偏小等;12周时,可再次选淘公鸡中的8-10%。这样会提高均匀度,每次选淘之后,需要重新调整料量以维持均匀度。
2、通常情况下,选淘公鸡的前提是留够14-15%母鸡比例的公鸡。当公鸡数量足够时,在特定周龄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去除不理想的公鸡。
3、15周以后是性成熟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度加料是必须的(2-3克/周),这是为公鸡繁殖系统的发育及光照刺激做好准备。
21周加光之后,持续增加的料量支持睾丸的发育,28周一对睾丸达到40克是关键目标。跟踪每周增重并确保体重与标准曲线吻合,16-28周期间任何的严重应激或体重下降或生长停滞都会带来睾丸发育不良或均匀度差,这将影响初始批次的孵化,之后的受精率也很难达到97%。
性成熟
光刺激及料量的增加是性成熟控制的关键,并取决于您饲养的模式。
1、在一段式饲养模式(同一栋舍育雏-育成-产蛋)下,公鸡与母鸡可以同时加光(大约147-154天),从16周开始加快给料速度,特别是均匀度低于70%时。
2、在两段式饲养模式(育雏-育成转产蛋)下,建议先转公鸡提前适应新环境,并训练公鸡适应公母分饲的料线,在这种情况下,不急于在16周迅速加料。
3、公鸡可提前母鸡2周加光,同时必须有95%以上的公鸡都达到可以对光刺激有反应的理想的胸型及体重。
在地面平养的育雏育成舍,要提前训练公鸡的跳跃能力,尤其育成是全地面的情况。如果公鸡没有经过跳跃的训练,转群时可以临时将水线设置在公鸡料线附近。转群后观察公鸡的饮水情况,及时纠正不上棚架饮水的现象。饮水不足可导致受精率下降10%。
公母分饲
有效的公母分饲和公鸡良好的训练可减少90%的公鸡偷料现象;确认母鸡料线格栅的尺寸,宽度45毫米,高度50-55毫米,如果高度在60-65毫米,可使用1英寸的PVC管来降低格栅高度。
公母比例
为了优化性成熟的同步性及交配的成功率,推荐匹配同等体型的公鸡与母鸡,比如大公鸡配大母鸡,小公鸡配小母鸡。
1、当公母的性成熟同步性一致时,有棚架的鸡舍公母比例为8-8.5%,全地面的公母比例为8.5-9%。
2、有时候,公鸡由于超重其他原因从外观及行为上表现出比母鸡性成熟要早,这时候需要采用分步混群的方法,22周先混入5-6%的公鸡,然后逐步加入公鸡到8-8.5%(有棚架)或8.5-9%(全地面)。
公鸡超重
转群后公鸡通常会超重,以下建议用于帮助控制转群后在产蛋舍的公鸡体重:
1、连续几周保持料量恒定,同时观察体重变化,如果转群后体重增长过快或超标,调查原因并启动纠正措施。
2、在28周时,评估体重增速,如果周增重持续高于标准,需要调整饲喂方法,降低加料速度甚至降低5克料量。
3、公鸡在27~28周还可以偷吃母鸡料,你需要在现场估计公鸡偷吃母鸡料的比例,运用这个估计来降低公鸡料并增加母鸡料,此外,需要将偷吃料的公鸡抓回公鸡料线来。
4、应用单独的低营养浓度的公鸡料,可以支持你提高料量并控制好体重。
5、通过触摸嗉囊饱满度来检查公鸡采食的整齐度。
产蛋期的公鸡饲养
1、产蛋期评估胸型,我们建议不但要考虑两侧胸肌大小,还要综合考虑双翅抗力的大小(当将公鸡提起,单只手抓住翅膀时手部感受到的来自公鸡翅根肌肉的抗力)。公鸡有个好的体况才能确保健康、强壮、双翅抗力和交配活力。
2、每天检查盘式或槽式料线来确保饲料分布均匀,保证公鸡有个好的均匀度;
3、可以通过监测能量的摄入量来确定每天能量需求,与公鸡的体重及增重有适当的比例关系,成年公鸡每天需要摄入16克粗蛋白,每公斤体重需要80-90大卡能量。
解决受精率问题时要考虑的因素:
前期低
1、公鸡在育成期密度过大,活动面积及料位不足,造成均匀度很差;
2、育成期公鸡体重下降造成睾丸发育不好;
3、16周到20周料量增幅不够,性成熟推迟;
4、公母鸡性成熟不同步影响公鸡和母鸡活动及交配行为;
5、饲料分布不均匀造成均匀度差。
后期低
1、公鸡混群时比例少或数量不足;
2、饲料分布不匀造成公鸡体重过大或过小;
3、水线管理不到位,公鸡不能很好饮水;
4、疾病因素等;
5、加光前均匀度差及料量增幅不够,影响公鸡在18周到29周龄的发育及性成熟。